[发明专利]加装电梯单元住户双向贯通行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89320.8 | 申请日: | 2023-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5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宏伟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F17/00;E04F1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驯致一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96 | 代理人: | 王砚雷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单元 住户 双向 贯通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老旧小区改造技术领域,加装电梯单元住户双向贯通通行技术,本技术适用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改造,包括如下步骤:S100:实地勘测:对电梯安装区域地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满足现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设计规范关于“加装电梯必须和楼道步梯相结合,保证救援逃生通道”的安全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第二入户门,实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直接入户,同时,当楼道入口与加装电梯入口不在同一位置时,通过对步行楼梯的改造,实现楼道入口与加装电梯入口的贯通,从而实现了老旧小区住户利用原楼道入口自主选择步行楼梯和乘用电梯的双向通行模式,可实现无障碍通行,极大的方便了老旧小区住户的出行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老小区改造领域,具体是加装电梯单元住户双向贯通通行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配套设施不齐、违章搭建严重、停车位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直接影响了居民生活的质量、和谐社区的构建和美好城市的建设,一些老小区多为六层的多层楼房,高层楼层进出完全依靠步行楼梯来完成,对于一些老人、儿童、行动不便人员会造成较大困扰,从而造成上下楼难,导致出门难,因此,多数老小区高层人为方便进出,会选择在楼栋外立面加装电梯,从而方便老小区高层老人、儿童和行动不便人员的出行。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过程中,当楼道出入口和楼道步梯分别位居楼两侧的情况下,在楼道步梯墙体外加装电梯时,由于墙体的阻隔,单元住户乘坐电梯时,不能够利用原有出入口乘坐,特别是平层入户时,电梯入户通道位置和楼梯入户平台不在同一平面上,造成电梯上下行通道和楼梯上下行通道分属两个相对独立的通行空间,住户乘坐电梯上下楼时,无法利用原楼道出入口通行,只能选择绕道方式到达原出入口,存在绕行距离远或受地形条件限制无法通行和使用电梯的问题,限制了加装电梯的位置选择,且现有加装电梯技术,多加装在单元楼入户口处(如图9所述),在进行加装时,电梯通道的出入口位于步行楼梯的转弯平台处,若想进入室内,还需步行上、下半层的步行楼梯才可入户,对老年人特别是乘用轮椅行动不便的人群,实现不了无障碍通行的目的,因此,本申请提出的加装电梯单元住户双向贯通行技术,彻底解决了老小区无障碍通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增加救援逃生通道和第二入户门,实现加装电梯的直接入户的双向贯通通行技术,完美的解决了当电梯出入口和楼道出入口位于同一位置区域和不同位置区域,且有楼房墙体分割两种情形下,后者通过对首层步梯的技术改造,均能实现上述两种情形下,楼道用户通过增加外扩通道,在通道对应位置开设救援逃生通道和第二入户门,将通道、连廊、第二入户门进行连通,实现加装电梯的直接入户,达到用户无障碍通行的目的,解决了目前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多将电梯连接通道的进出口开设于步行楼梯转弯平台处,用户需继续步行半层步行楼梯,造成通行困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加装电梯单元住户双向贯通行技术,本技术适用于老小区加装电梯改造,包括如下步骤:
S100:实地勘测,对电梯安装区域地基、楼栋建筑结构强度及施工可能性进行实地勘测,并根据勘测结构出具检测报告,根据检测报告判断房屋是否可以加装电梯;
S200:根据步骤S100检测报告,若可以加装电梯,则根据勘测报告对电梯外框架、楼栋外扩层进行设计并对所需钢架进行加工,并根据报告对建筑进行改建;
S300:根据步骤S200对原楼栋通道进行整改,将外框架进行安装,并完成电梯安装;
S400:根据步骤S300完成电梯安装及楼栋改造后,进行电梯试运行,并检测电梯运行时室内噪音、建筑稳定性和电梯稳定性;
S500:根据步骤S400完成电梯运行检测无误后,则电梯可正常运行,安装结束,若电梯运行不稳定,则对电梯进行检修、整改。
步骤S300包括如下子步骤:
S310:将原单元入户起步台阶切除,并进行延伸,将正对单元入户门的墙壁打通,增加电梯进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宏伟,未经李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9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