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和NFC的量子加密防伪溯源方法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85743.2 | 申请日: | 202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1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冯奎胜;倪振松;杨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云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18 | 分类号: | G06Q30/018;G06K19/077;G06K7/10;G06N10/60;G06F21/6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江燕飞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瀛洲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nfc 量子 加密 防伪 溯源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和NFC的量子加密防伪溯源方法及终端,在产品的NFC标签以及流转环节的标签读写装置上均注入量子密钥,能够保证其上存储的信息不被破译,且通过安全芯片可以方式数据被物理扫码。在生产阶段和各流转环节,均按照区块链指定的规则进行鉴别码的生成,并将数据及其鉴别码均存储至NFC标签以及溯源数据库中,能够保证产品生产、流转信息不被篡改,提高产品全流程的数据信息的不可破译性和可信度。并且由于将各阶段数据都进行了NFC标签以及溯源数据库的存储,在数据比对时,能够进行进一步校验,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行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溯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和NFC的量子加密防伪溯源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的防伪分为印刷类和电子芯片类两个方向。印刷类防伪的缺点是:凡是肉眼可看的防伪图案,以现在的工业制造水平都可以低成本地复制,印刷类防伪码会受光线、角度的影响,造成扫码失败,存在获取不到防伪信息的现象。电子芯片类的防伪缺点是:虽是专用芯片难复制,但有的仅是唯一编码,有的统一使用相同密码,有的一卡一密是非动态的密码,有的芯片内容可通过暴力破解方式获得。
同时,当前市场使用的密钥为伪随机密钥,在高算力计算机量子攻击的运算下,有被破译的风险。因此,当前市场上的防伪技术均不能达到产品防伪的真正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和NFC的量子加密防伪溯源方法及终端,主要运用NFC安全芯片不能被暴力破解,经量子加密后的信息无法被破译和区块链技术的不可被篡改的特性,确保存储终端和信息传输过程的绝对安全,最终达到提高产品全流程的数据信息的不可破译性和数据可信度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区块链和NFC的量子加密防伪溯源方法,包括步骤:
在每个产品上设置对应的NFC标签,为所述产品的生产以及各流转环节配置对应的标签读写装置,并为所述NFC标签和所述标签读写装置的安全芯片分别注入对应的量子密钥;
使用生产阶段对应的标签读写装置对生产商进行验证,并按照区块链制定的生产规则生成所述生产阶段的数据的鉴别码,将所述生产阶段的数据及其鉴别码经量子密钥校验后存储至所述NFC标签以及溯源数据库中;
使用各流转环节对应的标签读写装置对流转商进行验证,并按照区块链制定的流转规则生成对应流转环节的数据的鉴别码,将各流转环节的数据及其鉴别码经量子密钥校验后存储至所述NFC标签以及溯源数据库中;
在各流转环节中,使用对应的标签读写装置获取NFC标签中的生产阶段的数据及其鉴别码以及各流转环节的数据及其鉴别码,并读取所述溯源数据库中对应的数据,将所述NFC标签中的数据与所述溯源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产品真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区块链和NFC的量子加密防伪溯源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每个产品上设置对应的NFC标签,为所述产品的生产以及各流转环节配置对应的标签读写装置,并为所述NFC标签和所述标签读写装置的安全芯片分别注入对应的量子密钥;
使用生产阶段对应的标签读写装置对生产商进行验证,并按照区块链制定的生产规则生成所述生产阶段的数据的鉴别码,将所述生产阶段的数据及其鉴别码经量子密钥校验后存储至所述NFC标签以及溯源数据库中;
使用各流转环节对应的标签读写装置对流转商进行验证,并按照区块链制定的流转规则生成对应流转环节的数据的鉴别码,将各流转环节的数据及其鉴别码经量子密钥校验后存储至所述NFC标签以及溯源数据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云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云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5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