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跨核心网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85070.0 | 申请日: | 2023-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84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庞萌萌;田心乔;李雪;李继元;赵建国;王日;朱红;诸叶刚;陈小平;张驰;张乐军;张羽白;魏永鹏;刘瑞垒;刘跃遥;苗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2 | 分类号: | H04W4/42;H04W4/48;H04W8/26;H04W36/14;H04W3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倪焱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核心 网通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跨核心网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列首通信设备和列尾通信设备的设备标识,分别确定所述列首通信设备和列尾通信设备在第一域名服务器中分配的第一列首通信IP和第一列尾通信IP;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器为第一核心网的域名服务器;确定所述列首通信设备是否进入第二核心网;若确定所述列首通信设备进入第二核心网,则通过所述列车通信设备在第二核心网的第二列首通信IP和所述第一列尾通信IP,建立位于第一核心网中列尾通信设备与位于第二核心网中列首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跨核心网切换时业务的无感知切换,保证业务的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跨核心网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列车尾部安全防护系统是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而设计的,取代了早期人工守车,对保障铁路行车安全、提高运输作业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系统主要由列尾机车台、列尾主机和其他辅助设备构成,列尾机车台安装在机车头部,列尾主机安装在列车尾部并连接列车风管。列尾机车台与列尾主机间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数据传输,列车司机通过操作列尾机车台实现监测列车尾部风压和控制列尾主机进行辅助排风制动等业务。
正常情况下,列首通信设备和列尾通信设备在同一局集团公司核心网下可正常通信。但如果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跨路局情况,列首通信设备先跨局连接新的核心网,列尾通信设备后跨局连接新的核心网,此时列首通信设备和列尾通信设备分别依附于不同的集团公司的核心网,两者切换至新的核心网步调不一致会引发通信障碍。由于列尾业务的列车大部分为车体较长的货车,往往导致长时间的通信障碍,严重影响了列车尾部安全防护系统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跨核心网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跨核心网切换时业务的无感知切换,保证业务的顺利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列车跨核心网通信方法,包括:
根据列首通信设备和列尾通信设备的设备标识,分别确定所述列首通信设备和列尾通信设备在第一域名服务器中分配的第一列首通信IP和第一列尾通信IP;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器为第一核心网的域名服务器;
确定所述列首通信设备是否进入第二核心网;
若确定所述列首通信设备进入第二核心网,则通过所述列车通信设备在第二核心网的第二列首通信IP和所述第一列尾通信IP,建立位于第一核心网中列尾通信设备与位于第二核心网中列首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列车跨核心网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列首通信设备和列尾通信设备的设备标识,分别确定所述列首通信设备和列尾通信设备在第一域名服务器中分配的第一列首通信IP和第一列尾通信IP;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器为第一核心网的域名服务器;
跨局监测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列首通信设备是否进入第二核心网;
通信重连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列首通信设备进入第二核心网,则通过所述列车通信设备在第二核心网的第二列首通信IP和所述第一列尾通信IP,建立位于第一核心网中列尾通信设备与位于第二核心网中列首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列车跨核心网通信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5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