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底层淤泥清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82562.4 | 申请日: | 202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4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柳波;范永超;周丹寰;何会明;杨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3/90;E02F3/92;E02F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首捷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73 | 代理人: | 梁婧宇 |
地址: | 41001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底层 淤泥 清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底层淤泥清理装置,属于水利疏浚装备技术领域,包括:运输车、基座、折叠机臂、淤泥输送管及淤泥铰吸部,基座固定在运输车的车厢上且其顶部可旋转;折叠机臂可展开伸长;淤泥铰吸部的出泥口与淤泥输送管的进泥口连通。本发明先通过运输车快速移动至待清理河道的岸边,而后展开折叠机臂适应河道与陆地之间存在的高度差,最后将淤泥铰吸部沉入河道内底部抽吸河道内淤泥,该淤泥清理装置结构简单、机动能力强、操作便捷、对水底的环境扰动小、经济效益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疏浚装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道底层淤泥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的清淤、疏浚具有预防洪涝、增加蓄水量、提高河道养护能力等功效,事关民生安全与生态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河道清淤疏浚主要采用船载清淤设备,例如专利号为CN113638460A的一种河道清淤船,该类设备先利用船体航行在河道上,再使用船载清淤设备抽吸河道内淤泥,可以完成大部分河道内的清淤工作。但是,由于船载清淤设备体型较大,对于一些河道狭窄、河道较浅或者封闭河道
狭窄河道或者封闭的河道,大型的船载清淤设备无法进入进行清淤,而且船载清淤设备出场费用较高,对水底的环境扰动较大,不利于河道内原有的生态环境。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清淤覆盖范围广,机动性强、操作便捷、对水底的环境扰动小,经济效益较高的水力疏浚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道底层淤泥清理装置,解决现有河道清淤船出场费用较高、机动能力较弱、操作复杂且对水体扰动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河道底层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运输车、基座、折叠机臂、淤泥输送管及淤泥铰吸部,
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运输车的车厢上且其顶部可旋转;
所述折叠机臂包括支架、第一机臂、第二机臂、第三机臂、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上台面;所述第一机臂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机臂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机臂远离所述支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机臂铰接在所述第二机臂远离所述第一机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油缸铰接在所述支架上且其活塞杆铰接在所述第一机臂上;所述第二油缸铰接在所述第一机臂上且其活塞杆铰接在所述第二机臂上;所述第三油缸铰接在所述第二机臂上且其活塞杆铰接在所述第三机臂上;
所述淤泥输送管依次固定在所述第一机臂、所述第二机臂和所述第三机臂上;所述淤泥铰吸部的出泥口与所述淤泥输送管的进泥口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先通过运输车快速移动至待清理河道的岸边,而后展开折叠机臂适应河道与陆地之间存在的高度差,最后将淤泥铰吸部沉入河道内底部抽吸河道内淤泥,该淤泥清理装置结构简单、机动能力强、操作便捷、对水底的环境扰动小、经济效益较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基座包括固定座和旋转台,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运输车的车厢上;所述旋转台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的顶面;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旋转台的上台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台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便于旋转台360°旋转,可以适应淤泥清理装置多角度清理,从而提高清淤覆盖范围。
进一步,还包括摆动油缸,所述第三机臂包括固定臂和摆臂,所述固定臂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机臂远离所述第一机臂的另一端;所述摆臂铰接在所述固定臂远离所述第二机臂的另一端;所述伸缩缸铰接在所述固定臂上且其活塞杆与所述摆臂的中部铰接;所述淤泥铰吸部固定在所述摆臂上且随所述摆臂摆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摆动油缸伸长带动摆臂摆动,可以调整淤泥铰吸部的污泥入口,从而适淤泥铰吸部的污泥入口与河道内淤泥相对,减少抽吸淤泥过程中对水体的扰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25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