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编程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的网络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82418.0 | 申请日: | 202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4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闫林林;葛俊成;卢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之江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H04L43/0852 | 分类号: | H04L43/0852;H04L43/028;H04L43/04;H04L43/106;G06F16/22;G06F16/2455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智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温利平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编程 网络 任意 两个 节点 传输 测量方法 | ||
1.一种可编程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的网络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包时间戳标签添加与异常时延流判断
针对某项内容向网络发起的业务请求f1,需要测量节点A至节点B的网络传输时延,在节点A给数据包添加时间戳标签,时间戳标签内容为数据包到达交换机A的入口时间戳t1,当数据包转发至节点B时,节点B获取当前时间戳t2,然后解析数据包中的时间戳标签获入口时间戳t1,则业务请求f1在节点A至节点B的传输时延dl=t2-t1;
在节点B中,计算出传输时延dl后,将传输时延dl与时延门限δ进行对比,传输时延dl大于时延门限δ的业务请求f1为传输性能异常的流即异常流,对异常流的五元组进行编码后并使用布隆过滤器记录,同时,异常流转发至流处理器;对于传输时延dl不大于时延门限δ的业务请求f1送入布隆过滤器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其中,布隆过滤器部署在节点B中;
(2)、布隆过滤器进一步分离异常流
在布隆过滤器中,对业务请求f1的五元组即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类型采用步骤(1)中的相同编码方法进行编码,并与布隆过滤器中记录的异常流的五元组编码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认为是异常流,并转发至流处理器,如果不相同,则为正常流,转发到Sketch算法模块中,其中,Sketch算法模块部署在节点B中;
(3)、流处理器记录异常流并上报控制器用于定位异常流
通过时延门限δ判定的异常流以及布隆过滤器分离出的异常流,在流处理器使用哈希表精确记录异常流的五元组以及累加时延,并按测量周期上报到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哈希表可以快速定位产生的异常流;
(4)、采用Sketch算法进行网络传输时延测量
在Sketch算法模块,每个计数器counter包含两个部分:32位的计数值count用来统计数据包的个数和32位的计数值sumdelay用来存储传输时延的累加和;
当求出传输时延dl后,节点B会对数据包的五元组分别通过哈希函数h1至hd进行d次哈希,找到每次哈希对应的计数器counter进行更新,更新规则为:count=count+1,sumdelay=sumdelay+dl;
节点B会按步骤(3)所述的测量周期上报计数器counter的计数值count、计数值sumdelay到控制器,控制器通过计数值count、计数值sumdelay查询出业务流的传输时延,查询业务请求f1的传输时延信息时,先通过哈希函数h1至hd对业务请求f1的五元组进行d次哈希,找到对应的d个counter,业务请求f1数据包个数的查询结果counts为d个counter计数器中计数值count中最小值,业务请求f1数据包传输时延值总和的查询结果sumdelays为d个counter计数器中计数值sumdelay中最小值;
在一个周期内,业务请求f1在节点A至节点B的平均传输时延为:
将平均传输时延作为节点A至节点B的网络传输时延;
(5)、清空布隆过滤器、计数器以及哈希表
每个测量周期结束后,清空布隆过滤器、Sketch算法模块中的计数器counter以及流处理器中的哈希表,为下一个测量周期做准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的网络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包经过节点B后移除时间戳标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之江实验室,未经之江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24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