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化固相稳定化材料与污染土壤均混次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81973.1 | 申请日: | 202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59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波;张云龙;郭书海;李林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高笑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 稳定 材料 污染 土壤 次数 方法 | ||
1.一种优化固相稳定化材料与污染土壤均混次数方法,其特征在于:
(1)以固相稳定化材料与污染土壤中特定元素作为检测指标;
(2)通过不同均混次数后的上述检测指标的含量,构建固相稳定化材料与污染土壤均混程度度量模型;
(3)以通过步骤(2)获得的均混程度和能耗构建单位能耗均混程度模型,进而得到不同均混次数的单位能耗均混程度;
(4)单位能耗均混程度最大值对应的均混次数,即为污染土壤均混稳定化处理的优化均混次数。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固相稳定化材料与污染土壤均混次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为将固相稳定化材料与污染土壤与均混,测定不同均混次数条件下检测指标的含量;通过不同均混次数后的检测指标含量的差异程度,得到均混后的双变量变异系数;差异程度计算指标为平均值、标准差;构建基于双变量变异系数的固相稳定化材料与污染土壤均混程度度量模型,用于度量不同均混次数对应的均混程度。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固相稳定化材料与污染土壤均混次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为:
1)将固相稳定化材料作为掺混物料(A),污染土壤作为被掺混物料(B);
2)比较Fe、Ca、S、P元素在掺混物料(A)中含量CA和被掺混物料(B)中含量CB,选择CA/CB比值最大的元素作为掺混物料(A)的检测指标(IndexA);
3)选择待稳定化重金属作为被掺混物料(B)的检测指标(IndexB)。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固相稳定化材料与污染土壤均混次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测定不同均混次数条件下检测指标的含量:
1)固相稳定化材料与污染土壤均混次数为n;
2)将均混后物料均分为m份,作为待测样品;
3)测定检测指标IndexA和IndexB的含量分别为aij和bij,i=1,2,…n;j=1,2,…m;
4)选择aij中最大值,进行归一化,获得检测指标IndexA含量为Aij;
5)选择bij中最大值,进行归一化,获得检测指标IndexB含量为Bij。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优化固相稳定化材料与污染土壤均混次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构建均混后的双变量变异系数:
1)第i次均混后检测指标IndexA和IndexB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μAi和μBi,i=1,2,…n,j=1,2,…m,计算公式如下;
2)第i次均混后检测指标IndexA和IndexB含量的标准差,分别为δAi和δBi,i=1,2,…n,j=1,2,…m,计算公式如下;
3)第i次均混后检测指标IndexA和IndexB含量的双变量变异系数CVi,i=1,2,…n,j=1,2,…m,计算公式如下;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固相稳定化材料与污染土壤均混次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构建基于双变量变异系数的固相稳定化材料与污染土壤均混程度度量模型为:
1)构建均混次数与对应双变量变异系数的关系模型;
式中:x为均混次数;y为双变量变异系数;a、b和c为拟合参数;
2)将上述模型转换为均混程度方程,通过归一化方法,将最大均混次数N对应的均混程度转换为1,构建标准化的均混程度度量模型:
式中:x为均混次数,x=1,2,…N;U为均混程度;N为最大均混次数;a、b和c为公式(6)的拟合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19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星姿态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美白纳米三白甘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