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80895.3 | 申请日: | 202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5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7/54 | 分类号: | H01H37/54;H01H37/70;H02P1/0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压缩机 电机 过热 保护 | ||
一种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包括护罩、护罩盖、插簧、电热丝、双金属片、电连接件、静触脚、动触片和保护器插脚,在护罩朝向上的一侧有静触脚插嵌凸缘腔、插簧定位腔、插簧脚支承腔、电热丝腔和电气连接件定位腔,静触脚插嵌凸缘腔位于护罩的后端左侧,插簧定位腔对应于静触脚插嵌凸缘腔的右方,电热丝腔构成于护罩朝向上的一侧中央位置,电气连接件定位腔位于护罩的前端,插簧的基部位于插簧定位腔内,电热丝嵌置在电热丝腔内,双金属片覆盖在电热丝上,动触片为不锈钢片并且该动触片朝向电连接件的一端直接与电连接件的相向一侧固定。优点:减少零部件数目,提高加工效率且降低产品成本;在压缩机过电流引起的过热情形下能快速分断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
背景技术
前述的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也称制冷压缩机电机过载保护器,在制冷压缩机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后通常需要由过热保护器实施保护,其目的是:当制冷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过载情形时由其断开电源而避免制冷压缩机过热并引起损坏。
如业界所知,在制冷压缩机上除了配有前述的电机过热保护器外,通常还配有起辅助起动作用的电机起动器,于是就结构及安装形式而言,如果将两者构成一体式结构,则表现为一体化安装,如果将两者构成分体式结构,那么表现为分体式安装,前者共用一个壳体或称盒体,而后者各自具有相应的壳体或称盒体。但是不论是分体安装还是一体安装,各自的作用机理是相同的,即不会因一体或分体安装而使作用机理发生改变。
就上述一体式的安装形式而言,可以通过对并非限于例举的如下专利文献的阅读得到充分理解:如CN2606490Y(电机起动、保护器)、CN2606491Y(一体式电机起动、保护器)、CN102386815A(结构改进的一体式电机起动保护器)、CN101369790A(一种节能型一体式单相交流电机起动、保护器)、CN206211857U(制冷压缩机无功耗起动保护器)、CN106385204A(制冷压缩机无功耗起动保护器)、CN104734570A(无功耗节能型单相交流电机起动保护器)和CN113453474B(一体式多端子电机起动保护器),等等。
就上述分体安装形式即构成独立的结构体系的电机过热保护器而言,同样可以通过并非限于例举的如下专利文献的阅读得到充分了解:如CN2093438U(蝶形双金属片式温度保护继电器)、CN2152301Y(热补偿型冰箱过电流过温升双保护器)、CN2218263Y(自保式制冷压缩机热保护器)、CN2287339Y(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CN1207743C(热保护器)和CN2341305Y(电流温度复合型电机保护器)。
典型的电机过热保护器的文献公开如CN2821846Y(一种压缩机过热保护器)、CN208673997U(一种热保护器)以及CN215187850U(制冷压缩机用的一体式多端子电机起动保护器)的结构体系的电机起动器,该三项专利涉及的电机过热保护器虽然各有在其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所述的技术效果,并且纵观这三项专利有着如下共同的特点:动触片(CN2821846Y称“动簧片”、CN208673997U称“簧片组件”、CN215187850U称“动触片”)都是由铜片充当的,即由铜制成动触片;与电热丝(也称“发热丝”)电气连接的电连接件由不锈钢制成(如CN215187850U称“第一电连接件”);在动触片与前述电连接件相对应的一端设置一枚材质同样为不锈钢的过渡连接件(CN2821846Y称“衬垫”、CN208673997U示出了部件但未给予附图标记名称、CN215187850U称“第二电连接件”),借助于该过渡连接件而将前述动触片与电连接件相对应的一端与电连接件焊接。具体而言,由于需要使材质为不锈钢的过渡连接件与材质为铜的动触片以及与材质为不锈钢的电连接件焊接,因而工序较为麻烦,并且不仅需要确保过渡连接件与动触片可靠焊固,而且同时要确保过渡连接件与电连接件可靠焊固,从而不仅影响制造或称加工效率,而且焊接的可靠性往往并不能完全达到业界之预期,因为不锈钢与铜属于异种材质,焊接牢固的可靠性必然是难以令人满意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08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