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电网用电峰谷的自适应充电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80770.0 | 申请日: | 202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5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任泽鑫;朱彬;刘贵龙;黄朝俊;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琰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64;B60L53/66;B60L53/53 |
代理公司: | 重庆知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310 | 代理人: | 李启林 |
地址: | 400700 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电网 用电 自适应 充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用电峰谷的自适应充电桩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充电单元,充电单元包括发射板、转动板以及移动板,转动板转动安装在底座上,发射板安装在所述转动板远离底座的端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驱动组件,移动板通过第一移动组件安装在底座上,其中,底座上还安装有接触开关,以当发射板转动至电动汽车底盘下方时,转动板可触发接触开关,此时第一移动组件可带动移动板在底座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得发射板与电动汽车底盘上的接收模块对正;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充电桩箱,所述充电桩箱内安装有主控制模块、通信模块、计费模块和开关模块,充电桩箱内部还安装有为所述发射板提供能源的蓄电池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用电峰谷的自适应充电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日益发展,其充电方式成为了人们讨论关注的重点,现阶段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普遍为有线充电,然而充电站等接触式充电的方法存在灵活性差、占用空间大、易磨损等问题,为了有效避免以上弊端,推动电动汽车充电方式的快速发展,无线充电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无线充电方式是在车辆底盘安装能量接收装置,在地面安装能量发射装置,通过电场与磁场的转换,将电能从地面端发送到车端,充到锂电池中,相比于主流的充电桩所采用的有线充电补能方式,无线充电由于无需电气连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有线充电在插拔充电枪头时可能产生的电火花,不仅更方便还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与可靠性。
申请号202110348665 1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用电峰谷的自适应充电桩装置,包括有充电桩箱,充电桩箱内安装有充电模块、主控制模块、通信模块、计费模块和开关模块,充电桩箱下方还设置有为充电桩箱提供能源的蓄电池单元;所述蓄电池单元包括有蓄电池箱,蓄电池通过快速插拔单元与充电桩箱内的充电模块电连接。
其缺陷在于,充电桩装置只能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不能通过无线的方式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以更加方便地对电动汽车的充电的充电桩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方便地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对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桩装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用电峰谷的自适应充电桩装置,其能够通过无线的传输的方式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且可以通过充电桩箱内部安装的蓄电池单元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当时间段为耗电高峰时,优先使用蓄电池的电对汽车进行充电,最终实现降低电网压力的目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基于智能电网用电峰谷的自适应充电桩装置,包括:
底座;
安装在底座上的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发射板、转动板以及移动板,所述转动板转动安装在底座上,发射板安装在所述转动板远离底座的端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转动板转动,所述移动板通过第一移动组件安装在底座上,其中,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接触开关,以当发射板转动至电动汽车底盘下方时,所述转动板可触发所述接触开关,此时第一移动组件可带动移动板在底座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得发射板与电动汽车底盘上的接收模块对正;以及
安装在底座上的充电桩箱,所述充电桩箱内安装有主控制模块、通信模块、计费模块和开关模块,充电桩箱内部还安装有为所述发射板提供能源的蓄电池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琰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琰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0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向通信领航跟随航天器编队简化姿态分布协同控制方法
- 下一篇:锥形制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