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房环境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80332.4 | 申请日: | 202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0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金利忠;钱永法;宋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天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0 | 分类号: | B08B1/00;B08B1/04;H02B1/56 |
代理公司: | 苏州六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4 | 代理人: | 沈陈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房 环境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房环境监控系统,包括配电房体、监控设备和设置在监控设备内部的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滑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滑动杆和滑槽;本发明通过设置刮板,当环境监控设备在长时间的对配电房进行监控操作时,为了提高监控设备的散热效率,防止散热口出现较多灰尘影响监控设备内部热量的消散,可以定期按动按动杆,通过弹簧的作用带动滑动杆沿滑槽的内壁进行往复升降运动,同时,滑动杆的运动转动杆的转动连接带动刮板沿散热口的外壁进行往复刮除运动,以起到对散热口的灰尘进行便捷清理的作用,来实现在监控设备对配电房进行长时间监控时,提高监控设备散热效果的控制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控系统,具体为一种配电房环境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房是配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用户的纽带,其特点是数量较多、分布较广,地理环境情况变化多端、覆盖面广、用户众多,容易受用户增容和城市建设影响等特点,配电房的综合环境监测和配电自动化管理、配电设备状态监测管理等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做好配电房环境监测意义重大。
但是现有的配电房环境监控系统在使用时,大部分都是通过固定的散热口对监控设备进行散热操作,缺乏对散热口表面的灰尘进行定期的清理运动,容易造成散热口的灰尘较多,影响对监控系统的散热效果,不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此需要一种配电房环境监控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大部分对于散热口表面存在的灰尘清理效果差,影响监控系统散热效率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房环境监控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配电房环境监控系统,包括配电房体、监控设备和设置在监控设备内部的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滑动组件;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滑动杆和滑槽,所述监控设备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按动杆,所述按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监控设备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动杆,所述监控设备的内壁与滑动杆的连接部位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监控设备内部固定连接的弹簧;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转动杆和刮板,所述滑动杆的外壁旋转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旋转连接有与监控设备外壁滑动连接的刮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电房体的内部设置有配电柜,所述配电房体的外壁设置有门禁模块,所述监控设备的外壁设置有玻璃门,所述监控设备的顶部安装有烟雾报警模块,所述监控设备的内部设置有显示屏体,所述监控设备的内部设置有位于显示屏体下方的温湿度检测模块,所述监控设备的内部设置有位于温湿度检测模块下方的水位监测模块,所述监控设备的内部设置有位于水位监测模块下方的气体检测模块,所述监控设备的外壁开设有与刮板外壁滑动连接的散热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电房体的中心轴与监控设备的中心轴之间相互重合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杆通过按动杆与滑槽之间构成升降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通过滑动杆与刮板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转动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转动杆的位置分布关于滑动杆的中心轴相对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板通过转动杆与监控设备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刮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刮板的位置分布关于监控设备的中心轴相对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玻璃门的材质呈透明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的中心轴和水位监测模块的中心轴与气体检测模块的中心轴之间相互重合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口的形状呈栅格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口通过转动杆与刮板之间构成清理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天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天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03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