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集总参数调试元件值可调矩阵电路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9076.7 | 申请日: | 202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6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龙;黄歆;闫坤坤;王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飞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明晖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参数 调试 元件 可调 矩阵 电路 模块 | ||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集总参数调试元件值可调矩阵电路模块,包括:开关调试元件矩阵电路模块、可编程存取芯片和用户指令端;开关调试元件矩阵电路模块包括开关控制模块与N路调试元件矩阵电路,开关控制模块与N路调试元件矩阵电路连接,用于控制N路调试元件矩阵电路,N路调试元件矩阵电路用于通过开关控制模块实现元件值的切换,可编程存取芯片与开关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控制开关控制模块的通道切换,用户指令端与可编程存取芯片连接,用于向可编程芯片给定地址信息。本申请有助于节省调试时间以及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集总参数调试元件值可调矩阵电路模块。
背景技术
射频电路是指工作频率为射频频率的电路,现在移动通信、全球定位、无线局域网、射频识别等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高速数字系统都涉及到射频电路的设计。随着频率的升高、相应的电磁波的波长变得可与分立元件的尺寸相比时,电阻、电容、电感这些元件的电响应将开始偏离它们的理想频率特性,这时,普通的电路分析方法已不适用。一般认为,当频率高于30MHz时,电路的设计就需要考虑射频电路理论,而射频电路理论应用的典型频段为几百MHz至4GHz,并不断向更高的频率延伸。
众所周知的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因为线缆距离超长、线缆类型不正确以及接头松动等原因导致信号衰减,相关技术中,在进行射频电路设计过程时,各个集成芯片间往往是通过匹配电路进行阻抗匹配,从而达到降低各集成芯片间级联时信号传输损耗的效果。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匹配电路中的元件值需要设计人员反复手动焊接调试后才能确定最终值,这不仅增加了调试时长,也容易出现因虚焊等原因导致出现短路或断路现象,造成元器件损毁。
发明内容
为了有助于节省调试时间以及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集总参数调试元件值可调矩阵电路模块。
一种基于集总参数调试元件值可调矩阵电路模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集总参数调试元件值可调矩阵电路模块,包括:
开关调试元件矩阵电路模块、可编程存取芯片和用户指令端;所述开关调试元件矩阵电路模块包括开关控制模块与N路调试元件矩阵电路,所述开关控制模块与所述N路调试元件矩阵电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N路调试元件矩阵电路,所述N路调试元件矩阵电路用于通过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实现元件值的切换,所述可编程存取芯片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通道切换,所述用户指令端与所述可编程存取芯片连接,用于向所述可编程芯片给定地址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关控制模块控制N路调试元件矩阵电路实现多种调试元件值的切换,选择一个集成可编程存取芯片进行地址信号存入,控制信号输出,通过可编程存取芯片完成将N路调试元件矩阵电路不同调试元件值存入芯片中,通过不同地址信息,实现N路调试元件矩阵电路调试元件值的精准可调,从而有助于节省调试时间以及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输入开关控制单元和输出开关控制单元,所述输入开关控制单元与所述N路调试元件矩阵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输出开关控制单元与所述N路调试元件矩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输入开关控制单元与N路调试元件矩阵电路的输入端相连,以及将输出开关单元分别与N路调试元件矩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从而有助于切换调试值种类与开关芯片切换通道数量。
可选的,还包括判断模块和选择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单次被接入所述N路调试元件矩阵电路的元器件个数并生成判断结果,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判断结果发送至所述选择模块,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判断模块获取到的判断结果选择使用集成电路开关芯片或使用开关矩阵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飞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飞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90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