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78119.X | 申请日: | 2023-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1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叶亮华;李源俊;董青;李健凤;苏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佛山市波谱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5/28 | 分类号: | H01Q5/28;H01Q1/36;H01Q1/52;H01Q1/38;H01Q1/5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智远创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袁方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段 极化 天线 | ||
1.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辐射体、三角形枝节、第一介质板、第一馈电巴伦、第二馈电巴伦和天线反射板;
所述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互相垂直交叉连接,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的上端与第一介质板连接,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的下端与天线反射板连接;
所述天线辐射体印刷在第一介质板的上表面,天线辐射体包括四个辐射臂,所述四个辐射臂两两呈正交分布以形成两对正交的对称辐射组合,在以第一介质板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方向上,每隔90°设置一个辐射臂;所述天线辐射体与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馈电连接;
所述辐射臂呈六边形,所述六边形的其中两个对角为直角,两个直角的连线形成六边形的中轴线,所述辐射臂的形状关于所述中轴线对称且具有两条平行于中轴线的侧边,辐射臂的其中一个直角朝向第一介质板的中心设置,相邻两个辐射臂的中轴线的夹角为90°;
所述三角形枝节印刷在第一介质板的下表面,三角形枝节有八个,每个辐射臂中平行于中轴线的两条侧边附近各设置一个三角形枝节;每个三角形枝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和第三微带线,所述第一微带线与第二微带线的夹角为90°,第二微带线与第三微带线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一微带线和第三微带线互不接触;所述三角形枝节设置于辐射臂的外侧,三角形枝节的第三微带线平行于辐射臂的中轴线设置,三角形枝节的第一微带线的末端与辐射臂在第一介质板上的投影重叠形成耦合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段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寄生环、第二介质板和支柱;
所述第二介质板设置于天线反射板和第一介质板之间,且通过支柱固定于天线反射板上方;第二介质板的中部设有X形槽孔,所述寄生环印刷在第二介质板上面,且环绕于X形槽孔四周;
互相垂直交叉连接的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从第二介质板中部的X形槽孔中穿过,且不与第二介质板接触;
所述寄生环为任意多边形或圆形,整体呈左右对称且上下对称的环状结构,寄生环随第二介质板设置于天线反射板和第一介质板之间,且寄生环不与第一介质板、天线反射板、第一馈电巴伦或第二馈电巴伦中的任意一个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频段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巴伦包括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第一微带传输线和第一缝隙传输线;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印刷在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的正面;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背面的左右两侧各印刷有一个金属贴片,两个金属贴片之间间隔一定缝隙,以在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背面的中部形成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缝隙传输线;
第一微带传输线和第一缝隙传输线在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上的投影局部重叠,形成第一耦合馈电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频段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包括依次连接第一段微带传输线、第二段微带传输线、第三段微带传输线、第四段微带传输线、第五段微带传输线和第一段微带开路线;
其中,第一段微带传输线、第二段微带传输线、第三段微带传输线和第一段微带开路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第四段微带传输线和第五段微带传输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段微带传输线的末端设有用于连接线缆的过孔;第四段微带传输线和第五段微带传输线的连接处与第一缝隙传输线重叠,形成第一耦合馈电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频段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馈电巴伦包括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第二微带传输线、第二缝隙传输线和第三缝隙传输线;所述第二微带传输线印刷在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的正面;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背面的左右两侧各印刷有一个金属贴片,两个金属贴片之间间隔一定缝隙,以在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背面的中部形成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缝隙传输线和第三缝隙传输线;第二缝隙传输线和第三缝隙传输线互相连通,其中,第二缝隙传输线位于第三缝隙传输线上方,且第二缝隙传输线的宽度小于第三缝隙传输线的宽度;
第二微带传输线和第二缝隙传输线在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上的投影局部重叠,形成第二耦合馈电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佛山市波谱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工业大学;佛山市波谱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81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矿工程中的采场充填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机转子磁钢固定方式及其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