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机复合竹生产工艺及复合竹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6789.8 | 申请日: | 202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7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李树明;刘巧玲;赵而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建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N5/00 | 分类号: | B27N5/00;B27N1/02;B27M1/08;B27M1/06;B27L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武博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机 复合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机复合竹生产工艺及复合竹,涉及复合竹工艺技术领域,针对目前无机复合竹生产时无机粘合剂与竹束结合效果差导致复合竹质量差的问题,对原竹进行预处理获取竹束后,输送竹束进行喷洒无机粘合剂、挤压浸入、入模振动加压、养护流程,使无机粘合剂与竹束能够充分融合,提高竹束之间、竹束与无机粘合剂的结合度,增加所形成复合竹的密实度,从而保证无机复合竹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竹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机复合竹生产工艺及复合竹。
背景技术
开发复合竹技术是有效利用竹材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竹材工业化技术与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传统复合竹依然存在耐水、防腐防霉、耐火、耐光老化性能差的问题,并且在复合竹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等有机胶作为胶黏剂,这导致复合竹产品一直存在甲醛释放的问题。这一系列缺陷限制了复合竹材的适用范围,并且造成了一定的空气污染问题
目前复合竹的生产多是通过有机胶对竹束进行黏合,多根竹木外部包裹有机胶后共同进入模具进行挤压成形,固化后获得复合竹。但以有机胶作为粘合剂制作的复合竹强度低、阻燃性差、存在环保问题,无法满足现有市场需求,采用无机粘合剂获取的复合竹强度高、阻燃性强、无污染,但采用无机粘合剂进行复合竹生产时存在较多的问题,有机复合竹生产设备与无机复合竹生产设备不能通用,导致无机粘合剂与竹束不能充分结合,相邻竹束之间粘结度较差,影响无机复合竹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无机复合竹生产工艺及复合竹,对原竹进行预处理获取竹束后,输送竹束进行喷洒无机粘合剂、挤压浸入、入模振动加压、养护流程,使无机粘合剂与竹束能够充分融合,提高竹束之间、竹束与无机粘合剂的结合度,增加所形成复合竹的密实度,从而保证无机复合竹的质量。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机复合竹生产工艺,采用以下方案:
预处理原竹获取竹束;
在输送竹束时喷洒无机粘合剂附着于竹束,未附着在竹束上的无机粘合剂汇集形成粘合剂池;
在粘合剂池位置对竹束施加压力使竹束横向扩展,扩展处浸入粘合剂池中;
经过粘合剂池的竹束携带无机粘合剂进入模具,叠放竹束填充模具后封闭模具,对模具进行加压成型;
将成型后的竹束及模具共同初次养护,初次养护完成后拆除模具获取复合竹,对复合竹进行再次养护。
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原竹包括:
劈裂原竹获取片状材,碾压、疏解片状材获取网状竹片;
对网状竹片进行碳化、烘干获取竹束。
进一步地,获取的竹束沿长度方向连续、沿垂直于长度方向上断续分离。
进一步地,在输送竹束时,输送面设有倾斜节段,倾斜节段的最低点形成粘合剂池,于粘合剂池的上游位置喷洒无机粘结剂。
进一步地,从输送面的上方对竹束进行挤压,竹束在粘合剂池处受到挤压作用而弯曲,弯曲位置产生横向扩展,无机粘合剂进入竹束横线扩展产生的间隙内。
进一步地,喷洒出的无机粘合剂补充至粘合剂池,回收粘合剂池溢出的无机粘合剂循环供应。
进一步地,在向模具内叠放竹束时,使竹束叠放至模具开口以上,通过加压使竹束全部进入模具内,填充密实。
进一步地,在对模具承载的竹束进行加压时,施加振动排出竹束与无机粘合剂内的气泡。
进一步地,通过振动和加压将模具封闭后,对其进行双向加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竹,利用如第一目的所述的一种无机复合竹生产工艺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建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建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67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