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3191.3 | 申请日: | 202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00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苏玄桓;郭又齐;程永耘;陈怡和;王英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H04N23/55;H04N23/50;G03B30/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驱动 机构 | ||
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活动部、固定部以及感测组件。活动部连接光学元件。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运动。感测组件感测活动部是否相对固定部位于第一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感测组件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或数码相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这些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和轻薄化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前述具有照相或录影功能的电子装置通常设有驱动机构,以驱动光学元件进行移动。光线可穿过前述光学元件在感光元件上成像。对于如何使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达到小型化且提升机构的平整度为一重要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活动部、固定部以及感测组件。活动部连接一光学元件。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运动。感测组件感测活动部是否相对固定部位于一第一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活动部包括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的面积与第二开口的面积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感测组件包括第一磁性元件以及第二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以及第二磁性元件分别设置在活动部的第一开口的两侧。第二磁性元件设置在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第一开口大于第二开口。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电路构件。电路构件包括第一定位结构以及第二定位结构。固定部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感测组件包括感测元件。电路构件设置在固定部上。感测元件设置在电路构件上。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二定位结构的面积以及形状皆不同。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二定位结构所排列的方向不平行于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感测元件离第一端的距离小于第一定位结构离第一端的距离。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感测组件包括第一磁性元件以及第二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以及第二磁性元件设置在活动部上。第一磁性元件以及第二磁性元件以磁极方向相反的方式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粘着元件以及第二粘着元件。感测组件包括第一磁性元件。第一粘着元件设置在第一磁性元件以及活动部之间。第二粘着元件设置在第一磁性元件的边缘。第一粘着元件以热固的方式固化。第二粘着元件以光固化的方式固化。固化后的第一粘着元件的杨氏模数大于固化后的第二粘着元件的杨氏模数。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活动部包括第一开口、第一固定结构以及第二固定结构。感测组件包括第一磁性元件以及第二磁性元件。第一固定结构以及第二固定结构从第一开口的两侧在第一轴延伸。第一磁性元件设置在第一固定结构。第二磁性元件设置在第二固定结构。第一磁性元件在第一轴的高度大于第一固定结构在第一轴的高度。第二磁性元件在第一轴的高度大于第二固定结构在第一轴的高度。第一轴垂直于从第一磁性元件到第二磁性元件的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固定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感测组件离第一端的距离小于感测组件离第二端的距离。第一支撑部离第一端的距离小于第二支撑部离第一端的距离。第一支撑部与活动部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第二支撑部与活动部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小于第二间隙。第一间隙比第二间隙更靠近第一端。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电路构件。电路构件设置在固定部下方。感测组件包括感测元件。感测元件以及一光学模块皆设置于电路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固定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感测组件离第一端的距离小于感测组件离第二端的距离。第一侧壁离第一端的距离小于第二侧壁离第一端的距离。第一侧壁在第一轴的高度大于第二侧壁在第一轴的高度,第一轴垂直于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方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31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片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治疗肿瘤放疗敏感的多肽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