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窑炉砌筑方法和玻璃窑炉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2901.0 | 申请日: | 2023-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2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勤;武林雨;刘万忠;曹联会;袁伟;黄才富;王文勇;吴道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玻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16 | 分类号: | C03B5/16;C03B5/237;C03B5/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熊思远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砌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窑炉砌筑方法和玻璃窑炉,玻璃窑炉砌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或搭建阶梯型地形结构,其中,阶梯型地形结构包括有在高度方向上分布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在第一平面上砌筑蓄热结构;在第一平面上方砌筑与第二平面平齐的二层结构;在二层结构上砌筑熔窑,在第二平面和/或二层结构上砌筑生产厂房,其中,生产厂房位于熔窑的一侧。本发明直接在阶梯型地形上砌筑窑炉,增加了蓄热结构外周侧的空间,便于蓄热结构内部设备及玻璃窑炉附属设备的安装、日常维护等操作;促进了蓄热结构外周侧的空气的流通,改善窑炉底部的环境;还可以避免窑炉使用过程中出现下雨地坑灌水、地下水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窑炉砌筑方法和玻璃窑炉。
背景技术
玻璃窑炉为玻璃制造行业所必须拥有的一种熔化装置。玻璃窑炉窑型众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玻璃窑炉在建设实践中进步的标志是:高效、低耗、长炉龄和大型化。尤其在光伏玻璃行业,窑炉趋向大型化发展,如1000t/d以上一窑五线、六线、八线等玻璃窑炉的建设拔地而起。这种超大型窑炉占地面积大、厂房跨距大,因窑炉燃烧方式(空气换向助燃模式)特点,需砌筑蓄热室实现热量储存及传导传热,从而达到热量回收利用,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现有的玻璃窑炉砌筑方法往往是先挖地坑,将蓄热室及烟道设置在地坑内,以减小窑炉的占地面积和减小窑炉的高度。但是现有的玻璃窑炉砌筑方法砌筑而成的玻璃窑炉具有以下缺点:(1)容易出现地坑灌水、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2)底部活动空间小且空气流通性差,造成在闷热环境下的一系列设备维护操作难度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玻璃窑炉砌筑方法,其无需挖地坑,大大降低了砌筑成本和缩短了砌筑周期,且其砌筑的窑炉不会出现下雨地坑灌水、地下水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并且设备维修较为方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玻璃窑炉砌筑方法砌筑而成的的玻璃窑炉。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玻璃窑炉砌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或搭建阶梯型地形结构,其中,阶梯型地形结构包括有在高度方向上分布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
在第一平面上砌筑蓄热结构;
在第一平面上方砌筑与第二平面平齐的二层结构;
在二层结构上砌筑熔窑,在第二平面和/或二层结构上砌筑生产厂房,其中,生产厂房位于熔窑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玻璃窑炉砌筑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相较于传统的将蓄热室及烟道设置在地坑内的玻璃窑炉砌筑方法,本发明实施例的玻璃窑炉砌筑方法中直接在阶梯型地形上砌筑窑炉,将蓄热结构砌筑在位于下方的第一平面上,增加了蓄热结构外周侧的空间,便于蓄热结构内部设备及玻璃窑炉附属设备的安装、日常维护等操作;促进了蓄热结构外周侧的空气的流通,改善窑炉底部的环境;并且,还可以避免玻璃窑炉使用过程中出现下雨地坑灌水、地下水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同时还可以降低玻璃窑炉的砌筑难度,提高了玻璃窑炉的砌筑效率,缩短了玻璃窑炉的砌筑周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的玻璃窑炉砌筑方法,在第一平面上方砌筑与第二平面平齐的二层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平面上砌筑支撑柱;
在支撑柱上砌筑楼板。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的玻璃窑炉砌筑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用于对熔窑进行降温的冷却风机设置在第一平面上,且与蓄热结构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的玻璃窑炉砌筑方法,在第一平面上砌筑蓄热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平面上砌筑两个间隔分布的蓄热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玻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南玻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2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