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耳塞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69992.2 | 申请日: | 202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5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高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1/08 | 分类号: | A61F11/08;A61F11/12;A61F11/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初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5 | 代理人: | 杨继栋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霉菌 外耳道 治疗 耳塞 | ||
1.一种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耳塞,包括两个罩在耳朵外面的限位环(1),两个所述限位环(1)之间设有头围调节机构(2),所述头围调节机构(2)用于调节两个限位环(1)之间的距离,每个所述限位环(1)内侧均固定设有软垫(3),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环(1)内部设有向外耳道内部喷药的喷药机构(4);
喷药机构(4)通过位置调节机构(5)安装在其中一个限位环(1)内部;
所述喷药机构(4)包括位于限位环(1)内部中间的限位板(41),所述限位板(41)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环(42),所述转动环(42)内部贯穿设有上药杆(43),所述上药杆(43)一端螺纹连接有杆帽(44),所述上药杆(43)外端和杆帽(44)外端均与转动环(42)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杆帽(44)内部设有喷头(45),所述杆帽(44)一端开设有出药通孔(414),所述喷头(45)的出药口与出药通孔(414)相连通,所述喷头(45)靠近上药杆(4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喷壶(46),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的药剂填充在喷壶(46)内部,所述喷壶(46)设在上药杆(43)内部,所述喷壶(46)远离喷头(45)的一侧设有推动喷壶(46)移动的推动组件;
所述杆帽(44)一端镶嵌有微型摄像头(413),所述微型摄像头(413)用于拍摄外耳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设在上药杆(43)内部的推动板(47),所述推动板(47)设在喷壶(46)远离喷头(45)的一侧,所述推动板(47)在上药杆(43)内部移动,所述推动板(47)远离喷壶(46)的一侧固定设有推动杆(48),所述推动杆(48)一端贯穿上药杆(43)并延伸出上药杆(43)外部,所述推动杆(48)外端套有弹簧(49),所述弹簧(49)一端固定设有移动板(410),所述移动板(410)固定设在推动杆(48)外端,所述移动板(410)在上药杆(43)内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药杆(43)内部开设有空腔(411),所述弹簧(49)和移动板(410)均设在空腔(411)内部,所述推动杆(48)贯穿空腔(4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48)延伸出上药杆(43)外部的一端固定设有半球形把手(4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帽(44)远离上药杆(4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415),所述第一螺杆(415)远离杆帽(44)的一端设有棉球(4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1)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417),所述第二螺杆(417)顶端贯穿限位板(41)并延伸入转动环(42)内部与转动环(42)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围调节机构(2)包括分别安装在两个限位环(1)顶部的第一弧形板(21)和第二弧形板(22),所述第一弧形板(21)内部开设有弧形槽(26),所述第二弧形板(22)一端插接在弧形槽(26)内部,所述第一弧形板(2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23),所述第二弧形板(2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24),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纹孔(23)和第二螺纹孔(24)相连通,该第一螺纹孔(23)和第二螺纹孔(24)内部螺纹连接有同一个固定螺栓(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在限位板(41)前侧的连接杆(51),所述连接杆(51)后端设有空心杆(52),所述连接杆(51)后端插接在空心杆(52)内部,所述空心杆(52)一侧螺纹连接有螺钉(53),所述螺钉(53)一端贯穿空心杆(52)并与连接杆(51)外壁相接触;
所述空心杆(52)后端贯穿限位环(1),两个所述限位环(1)上均开设有滑动槽(56),所述空心杆(52)后端贯穿滑动槽(56),所述空心杆(52)一侧贯穿设有第三螺杆(54),所述第三螺杆(54)与空心杆(52)通过螺纹连接,两个所述限位环(1)上均开设有第四螺纹孔(57),所述空心杆(52)后端开设有第三螺纹孔(55),所述第三螺杆(54)一端贯穿依次贯穿第四螺纹孔(57)和第三螺纹孔(55)并与第四螺纹孔(57)和第三螺纹孔(55)通过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市人民医院,未经赣州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699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