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68365.7 | 申请日: | 202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9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红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12 | 代理人: | 陈迎会 |
地址: | 341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血管 血流 导向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限位圆孔,且在连接杆的两端皆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撑开件的一端连接有导入块,通过头部固定件的弹性使得,头部固定件该可以夹持在患者的头部,此时通过驱动电动推杆,使得连接杆向上升,在通过圆珠,使得推送杆可以调整角度,当角度调整结束后,再通过推动调节杆,使得导入线向外延伸,限位件的一端带动密网支架同时向外延伸由于密网支架为NITI合金材料和编织结构设计,从而使得密网支架适应于变径特性的颅内动脉血管,提供更好的贴壁效应及支撑效应,且密网支架的外表面具有变形性可实现局部网孔密度变化,提供更好血流导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脑血管瘤又称海绵状血管瘤,血管母细胞瘤,毛细血管血管瘤等,脑血管瘤是起源于中胚叶细胞的胚胎残余组织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小脑,偶见于脑干和脊髓,脑血管瘤手术质量通常是将血流导向装置植入病患处,以实现血流导向的作用,目前使用的血流导向装置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需要多枚弹簧圈,且为分散的使用,同时多枚支架桥接覆夹层殿对受累血管进行覆盖,且术后伴有较高的复发率,手术中需要置入多根微导管,操作复染;介入耗材使用多,花费高;局部占位效应明显,后对外展神经压迫较持久,症状改善缓慢或是效果不满意;普通支架金属覆盖率低,术复发率较高,从而影响医师们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以解决上手术复杂,血管重建难道高的,影响医师们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限位圆孔,且在连接杆的两端皆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连接杆外表面的多个限位圆孔中皆活动安装有圆珠,且圆珠的外表面皆连接有推送杆,且推送杆的一端连接有圆杆外壳,所述圆杆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推送销,所述推送销的一端连接有推送杆,且推送销的另一端连接有撑开件,所述推送销和撑开件的中心点皆开设有通槽,且通槽中活动安装有导入线,所述导入线的外表面安装有限位件,所述撑开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欧连接环,且连接环的外表面连接有密网支架,所述圆杆外壳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槽,且在通槽中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撑开件的一端连接有导入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套杆,且套杆的内壁开设有空腔,所述套杆的一端连接在连接杆的外表面,且套杆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盘。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内壁开设空腔,所述空腔中连接有长杆,且长杆的一端连接有头部固定件。
优选的,所述头部固定件的为弹簧片,且头部固定件的形状为半圆状,所述头部固定件的外表面包裹有橡胶。
优选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有调节杆,且调节杆的一端连接在导入线的一端外表面,所述调节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把手,且把手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连接柱,且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盘。
优选的,两组所述连接柱的底端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连接有卡位件,且卡位件的一端呈圆球状。
优选的,所述圆杆外壳的外表面通槽的两端开设有多个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密网支架采用NITI合金材料,采用编织结构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683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