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室内环境参数监测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68259.9 | 申请日: | 202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3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飞;韩月;王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F24D13/00;F24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刘翔 |
地址: | 30013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室内 环境参数 监测 智能 温度 调节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室内环境参数监测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外壳,用以防止热量流失;底部支座,用以支撑外壳并驱动外壳旋转;风扇,用以驱动所述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内的空气流动;显示控制器,其设置在所述外壳表面,用以根据房间面积自动判断初始外壳旋转速度、初始风扇转速和初始加热管功率,根据外出风口至其所向墙面的距离判断是否对控制参数进行调节,根据室温变化幅度判断室温是否稳定并进行相应的调节;使用者通过所述显示控制器对外壳旋转速度、风扇转速和加热管功率进行主动调节;供热单元,用以为所述智能温度调节系统的供给热量以及驱动外壳内部的空气流动,提高了智能温度调节系统供热效率并节省能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室内环境参数监测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蓄热式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在低谷时段进行加热并储存热量,既能节约电能,也能降低采暖的运行成本,因此各种非煤采暖设备逐渐深入到各个电采暖领域。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068041A公开了一种蓄热式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和智能温度调节系统控制方法,其中蓄热式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包括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壳体、第一相变蓄热层和第二相变蓄热层,第一相变蓄热层和第二相变蓄热层层叠设置在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壳体中,第一相变蓄热层的相变温度高于第二相变蓄热层的相变温度,第一相变蓄热层中设有加热元件,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壳体上与第二相变蓄热层相对的壁为前壁,前壁与第二相变蓄热层间隔设置形成风道,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壳体上设有与风道导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由此可见,所述一种蓄热式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和智能温度调节系统控制方法存在以下问题:蓄热能力差,无法根据不同户型对应调节供热方式,能耗大,供暖不稳定,供暖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室内环境参数监测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温度调节系统蓄热能力差,无法根据不同户型对应调节供热方式,能耗大,供暖不稳定,供暖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室内环境参数监测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其内表面设有岩棉保温层,用以防止外壳内热量流失;所述外壳顶部设有用以输出热风的外出风口,外壳侧壁底部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处设有风扇,用以驱动所述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内的空气流动;
底部支座,其与所述外壳由转轴连接,用以支撑外壳并驱动外壳旋转;
显示控制器,其设置在所述外壳表面,用以根据房间面积自动判断外壳的初始旋转速度、风扇的初始转速和加热管的初始功率并根据外出风口与墙面间的最小距离判断是否将对应的控制参数调节至对应值;
供热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通过其内部的导热油和相变材料进行换热以使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向室内输出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供热单元结构使用导热油包裹蓄热材料结构,包括:
若干封装内胆,其并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各封装内胆内部底端均设有若干固定支架和若干电加热器,用以将电加热器的电能转化为热能;
若干蓄热材料盒,各蓄热材料盒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封装内胆内部并通过对应的所述固定支架与封装内胆相连,蓄热材料盒内装有相变材料,用以吸收并储存所述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所述相变材料为无机相变材料或有机相变材料的一种;
导热油,其分别设于各所述封装内胆和对应的所述蓄热材料盒之间,用以将蓄热材料盒储存的热量均匀传输至封装内胆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682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