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柱头亲和力培育晚花牡丹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67600.9 | 申请日: | 202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48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马会萍;彭正锋;张延召;王雅兰;马克义;冀含乐;王二强;王晓晖;韩鲲;高凯;王若晗;胡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农林科学院;河南瑞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N3/00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10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柱头 亲和力 培育 牡丹 新品种 育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柱头亲和力培育晚花牡丹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充分利用肉质花盘亚组牡丹开花期较晚的特性,通过花粉冷冻保存解决花期不遇、花瓣摘除促进子房发育、激素处理柱头改变其对异源花粉的识别机制、提高柱头亲和力等技术进行人工杂交育种,克服亲本材料花期不遇、提高子房发育完全度、改善柱头亲和力,突破现有中原牡丹品种群的基因库,扩大基因范围获得晚花遗传物质,有效解决了现有栽培品种群遗传基因狭窄、品种间花期接近的问题,培育晚花牡丹新品种,创造性完成晚花牡丹种质创新,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牡丹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柱头亲和力培育晚花牡丹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的木本植物,花型丰富、花朵硕大,是优良的观赏花卉。牡丹起源古老,是目前科学界公认的最原始的一类被子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上,牡丹组植物又分为革质花盘亚组和肉质花盘亚组,共9组,革质花盘亚组各个种的花盘为革质、杯状,几乎全部包住心皮,共5种,分别为:杨山牡丹、卵叶牡丹、紫斑牡丹、四川牡丹及矮牡丹。肉质花盘亚组的各种花盘均为肉质、三角状,仅仅包住心皮的基部,共黄牡丹、大花黄牡丹、紫牡丹、狭叶牡丹4种,其中黄牡丹、狭叶牡丹、紫牡丹也统称为滇牡丹。牡丹的野生种原产地都在中国,引种、育种后传播至世界各地,经过育种家的不断努力,栽培品种已达1200多个。中国培育的品种最多,但占绝大多数的品种都是在革质花盘亚组内杂交产生的后代,花期不遇、对异源花粉的识别性差、柱头亲和力差导致肉质花盘亚组基本上没有参与其中,亲本近源、遗传资源不宽泛造成遗传基础狭窄、开花期过于相近集中、花型花色同质化率高。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牡丹花色、花型变化丰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牡丹由药用、观赏栽培发展到目前的综合利用阶段,应用价值广泛,在国内外花木种苗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培育延长牡丹花期的晚花牡丹新品种,让艳冠群芳的牡丹的观赏期能够充分延长,是丰富晚花牡丹种质资源的需要,也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柱头亲和力培育晚花牡丹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充分利用肉质花盘亚组牡丹开花期较晚的特性,通过花粉冷冻保存解决花期不遇、花瓣摘除促进子房发育、激素处理柱头改变其对异源花粉的识别机制、提高柱头亲和力等技术进行人工杂交育种,克服亲本材料花期不遇、提高子房发育完全度、改善柱头亲和力,有效解决晚花牡丹种质资源利用的不足,培育晚花牡丹新品种。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柱头亲和力培育晚花牡丹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适用亲本材料
母本为中原牡丹栽培品种群内可以少量产生种子的蔷薇型、菊花型、皇冠型牡丹栽培品种;父本为肉质花盘亚组中的种型;
步骤二、父本花粉采集
第1年春季在肉质花盘亚组野生种牡丹的初花期,选择枝顶或枝腋1-3花的健硕成熟花蕾,于花瓣未张开、雄蕊未成熟时,打开花瓣用镊子采集雄蕊,采集父本花粉,不同种间隔离存放,在室内摊晾至花粉成熟;
步骤三、花粉冷冻保存
花粉含水量在10%时过30目筛,过筛后将花粉分装,采用超低温冷冻贮藏;
步骤四、花粉活力测定
第2年春季授粉前48h取出液氮罐内冻存管,快速化冻后,取花粉放在10%蔗糖+0.1%硼酸培养基上培养,花粉萌发率>30%,证明花粉冷冻保存成功;
步骤五、母本花蕾处理
母本选择中原栽培品种群内的蔷薇型、菊花型、皇冠型牡丹品种,于花蕾破绽期花瓣蓬松时去除雄蕊瓣花瓣和所有雄蕊,仅保留外部花瓣;
步骤六、柱头激素处理及授粉
先用0.2mg.L-1GA3涂抹柱头,涂抹后迅速套袋;柱头开始分泌粘液的第2天授粉,第3天重复授粉1次;重复授粉后第4-5个小时,用0.1mg.L-1GA3将柱头和花柱喷雾1次,迅速套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农林科学院;河南瑞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农林科学院;河南瑞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67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传感器
- 下一篇:地下水修复井群布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