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取上交叉体态检测数据的系统、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66592.6 | 申请日: | 202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98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邹琳;韦洪雷;李维萍;曹礼聪;梁锐;陈健熊;张健;申浩;李雪;刘晨;杜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四川乐健梦想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03 | 分类号: | A61B5/103;A61B5/11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智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何筱茂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取 交叉 体态 检测 数据 系统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人体体态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获取上交叉体态检测数据的系统、设备和方法,以上交叉体态异常人群的体态变化,进而导致患者步态变化为依据,建立了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四个典型体态特征与患者足底各骨骼关键点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获取测试者在标准姿势下的足底各骨骼关键点的不同生物力学参数,建立了标准样本,并对上交叉综合征的上述四个体态特征进行逐级分解和特征叠加,逐一获取在每个体态特征下的足底各骨骼关键点的生物力学参数,建立了测试样本通过数据对比的方式将检测结果与上交叉综合征对应的多个典型体态特征进行逐一匹配,实现基于少量数据和简单的数据对比即可检测出测试者是否患有上交叉综合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体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获取上交叉体态检测数据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上交叉体态异常是因为过度锻炼胸部肌肉或长时间低头伏案或造成的相应部位肌肉不平衡所导致,表现为位于背侧紧张的上斜方肌和肩胛提肌与位于腹侧紧张的胸大肌和胸小肌前后交叉,以及薄弱的颈部前侧深层屈肌与薄弱的中下斜方肌前后交叉。另外,随着上交叉体态异常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对上交叉体态异常的检测及矫正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上交叉体态异常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是通过对相关肌群进行生物力学检测,对肌肉的生物力学参数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测试者是否出现了上交叉体态异常,例如菲尔·佩治在肌肉评估与治疗中提出上交叉体态异常中的“交叉”即为背侧的上斜方肌和肩胛提肌与腹侧的胸大肌和胸小肌构成的,共同紧张形成前下至后上的斜线,颈部前侧深层屈肌与中下斜方肌共同构成前上至后下的斜线,这两条斜线相互交叉于躯干,形成交叉。另一种是通对标记人体关键点,从不同方位获取测试者的图像,采用图像分析、人体结构分析的方法判断测试者是否表现为上交叉体态异常,例如由苹果公司研发的体位评估软件Posture screen mobile,分别采集在测试者自然状态下正面观、侧面观和背面观各l张图片,依次定好事先在测试者身上标记出来的瞳孔、人中、肩胛骨肩峰、胸骨柄上端、第六胸骨最外侧端、髂前下棘、踝关节、耳垂、肩峰、股骨大转子以及踝关节侧面中线等人体骨性标记以及体表标记后,由系统自动进行分析,由此得出上交叉体态异常的体位评估指标。上述两种针对上交叉体态异常的检测方法都依赖于大量的生物力学数据,对数据精度要求高,数据分析难度大,导致上交叉体态异常的判断难度大且判断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用于检测上交叉体态的数据通过采集大量的生物力学参数获得,对数据精度要求高,且数据分析难度大。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获取上交叉体态检测数据的系统、设备和方法,结合上交叉体态异常人群表现出的多个典型体态特征,分阶段地对测试者的足底各骨骼关键点所承受的压力进行检测,通过数据对比的方式将检测结果与上交叉体态异常对应的多个典型体态特征进行逐一匹配并输出匹配结果;最终输出综合检测数据作为判断上交叉体态的参考数据,从而降低检测数据精度的要求和数据分析的难度。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四川乐健梦想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四川乐健梦想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665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