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复合材料的激光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62372.6 | 申请日: | 2023-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8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龙;李子豪;杨文锋;滕站;王文轩;王林;杨翌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B17/02 | 分类号: | B29B17/02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米晶晶 |
地址: | 618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复合材料 激光 回收 方法 | ||
1.一种纤维复合材料的激光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复合材料的激光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回收材料放置透光容器中,放置后关闭所述透光容器使其密封;
将激光器与所述透光容器内的所述待回收材料对应设置,设置离焦量;
对所述透光容器内通入第一预设气体;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气体为惰性气体;
启动激光器,对所述待回收材料进行激光扫描,分离所述待回收材料的各层纤维;
各层纤维分离后,对所述透光容器内通入第二预设气体;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气体为氧气和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
激光器对所述透光容器内的纤维进行扫描,清除纤维表面的树脂和积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的激光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气体为100%的氮气,所述第二预设气体为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的激光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气体中,所述氧气的占比为0%~20%,所述氮气的占比为8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的激光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将激光器与所述透光容器内的所述待回收材料对应设置,设置离焦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激光器与待回收材料的上表面相对设置;
设置待回收材料的扫描区域;
通过激光测距仪测量激光器与待回收材料的距离,通过机械臂调整激光器与待回收材料的距离,设置离焦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的激光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焦量的范围为25mm~3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的激光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启动激光器,对所述待回收材料进行激光扫描,分离所述待回收材料的各层纤维;具体包括:
设置激光器输出功率、脉冲重复频率、脉宽、扫描速度、线间距、扫描次数;
启动激光器,按照扫描区域对待回收材料进行激光扫描;
扫描完成,分离待回收材料的各层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的激光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设置激光器输出功率、脉冲重复频率、脉宽、扫描速度、线间距、扫描次数中,所述输出功率的范围为30W~500W;所述脉冲重复频率的范围为40kHz~1000kHz;所述脉宽的范围为25ns~350ns;所述扫描速度为1000mm/s~6000mm/s;所述线间距的范围为0.01mm~1mm;所述扫描次数的范围为1-15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的激光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对所述透光容器内通入第一预设气体中,所述第一预设气体的通入流速为10ml/min~100ml/min;和/或,
所述步骤:各层纤维分离后,对所述透光容器内通入第二预设气体中,所述第二预设气体的通入流速为10ml/min~100ml/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的激光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激光器对所述透光容器内的纤维进行扫描,清除纤维表面的树脂和积碳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再次设置激光器输出功率、脉冲重复频率、脉宽、扫描速度、线间距、扫描次数;
启动激光器,对分离后的纤维进行激光扫描;
扫描完成,回收各层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的激光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再次设置激光器输出功率、脉冲重复频率、脉宽、扫描速度、线间距、扫描次数中,所述输出功率的范围为50W-80W;所述脉冲重复频率的范围为40kHz~100kHz;所述脉宽的范围为25ns~350ns;所述扫描速度为1000mm/s~3000mm/s;所述线间距的范围为0.01mm~0.03mm;所述扫描次数的范围为1-15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未经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623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