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抗白叶枯病负调控蛋白ERB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61663.3 | 申请日: | 2023-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6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纪志远;王春连;徐江民;赵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4;A01H5/00;A01H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文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1 | 代理人: | 欧阳石文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抗白叶枯病负 调控 蛋白 erb1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稻抗白叶枯病负调控蛋白ERB1及其编码基因,和其在水稻抗病性分子改良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在通过EMS诱变获得的ERB1功能缺失突变体中,相较于野生型,其对水稻细菌性病害白叶枯病抗性均有极显著提高,因此所述蛋白能有效应用于水稻抗病性分子改良工作,具有很大开发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抗白叶枯病负调控蛋白ERB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由革兰氏阴性菌黄单孢菌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Xoo)引起的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中危害最严重、范围最广泛的细菌性病害。白叶枯病的主要特征是突发性强和传播侵染的速度非常快,世界各地水稻产区均有发生,常年可导致减产20%-50%,严重时绝产。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白叶枯病最经济、最有效和最环保的措施。
目前经国际注册确认和期刊报道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已延续到47个,其中30个为显性基因,17个为隐性基因。然而,已经成功分离克隆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仅有17个,其中仅有4个是隐性基因:xa5、xa13、xa25和xa41(t),其余12个为显性基因:Xa1及其等位基因Xa2/Xa31(t)、Xa14、Xa45(t),Xa3/Xa26,Xa4,Xa7,Xa10,Xa21,Xa23,Xa27和Xa47。这些抗病基因大多数抗谱比较狭窄表现出专一抗性,或抗性不足表现出抗性不强,或由隐性基因控制不利于育种等,种种原因导致在实际育种生产过程中利用的有效抗病基因并不多。
因此不断发掘和寻找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是持续控制水稻白叶枯病的有效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水稻抗白叶枯病有关的负调控蛋白ERB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抗白叶枯病负调控蛋白ERB1,如(A)或(B)所示的序列:(A)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B)在(A)所限定的氨基酸序列中添加和/或取代和/或缺失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相同功能的由(A)衍生的蛋白质。
SEQ ID NO:3的序列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码上述蛋白的基因。
进一步地,编码所述水稻抗白叶枯病负调控蛋白ERB1的基因组基因如(a)或(b)所示的序列:(a)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b)在(a)所限定的核苷酸序列中添加和/或取代和/或缺失一个或多个核苷酸而生成的可编码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的突变基因、等位基因或衍生物。
SEQ ID NO:1的序列如下:
进一步地,编码所述水稻免疫负调控蛋白ERB1的cDNA基因如(a)或(b)所示的序列:(a)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b)在(a)所限定的核苷酸序列中添加和/或取代和/或缺失一个或多个核苷酸而生成的可编码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的cDNA。
SEQ ID NO:2的序列如下:
本发明相应提供上述蛋白、基因可应用在水稻抗白叶枯病分子改良中。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外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水稻抗白叶枯病的负调控蛋白ERB1的突变蛋白、其编码基因、表达载体、转化体及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616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噪扬声器
- 下一篇: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层、粘合片及粘合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