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改造的上承桁架结构及改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57253.1 | 申请日: | 2023-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5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杰;吕培林;郭振坤;郑雅莉;王浩然;吴航;陈加核;刘书;陈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钢筋 混凝土结构 改造 桁架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改造的上承桁架结构及改造方法,包括紧贴楼板上面设置最少两道下弦梁和两道上弦梁;每两个相邻的下弦梁之间均设有多道下水平系杆;每两个相邻的上弦梁之间均设有多道上水平系杆;每一下弦梁与相应的位于上方的上弦梁之间均设有多道直腹杆;每两道直腹杆之间均设有斜腹杆;每一下弦梁与结构梁之间均设有多个下挂吊杆;每一下挂吊杆与结构梁之间均通过匹配的抗剪销孔和抗剪销固定。施工时,先通过焊接形成上承桁架结构的主体部分;然后开设所有邮票孔;再设置所有下挂吊杆,最后割除中间支柱。本发明无需任何混凝土浇筑作业,在能够满足加固要求低的前提下,不会降低原结构梁的净空高度,施工更便利,更低碳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改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改造的上承桁架结构及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的建筑物投入使用一定年限后,可能会由于建筑功能变化而调整建筑布局,例如原设备机房需要调整为大客流通道、原资料档案室要调整为大开间的展厅等,需要取消部分既有结构柱,以获得更大的结构跨度和更好的使用空间。结构柱是支承建筑物的关键构件,为了避免受到结构柱支托的结构梁因缺少支承而垮塌破坏,需要在结构柱拆除前先对结构梁进行加固改造。
在现有技术中,针对建筑物内的结构梁取消中间支柱的情况下,进行加固改造的方法主要包括加大截面法、粘贴钢板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等。
其中,加大截面法不仅需要增加梁下的高度,影响原有梁下净高,而且需要再次浇筑钢筋混凝土,在已投入运营的建筑物中较难具备施工条件;
而若采用粘贴钢板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根据行业规范的限制,对结构梁承载力提高不能超过40%,常常无法满足取消中间支柱后的构件加强需求。
而且,现有技术中加大截面法、粘贴钢板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会产生大量碳排放,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发展战略相背,不符合建筑业推行绿色低碳转型的趋势。
因此,在针对取消中间支柱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加固工程中,如何在满足加固要求低的前提下,不会降低原结构梁的净空高度,还能够降低施工难度,减少碳排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改造的上承桁架结构及改造方法,实现的目的是实现无需钢筋混凝土浇筑、不降低原梁下净空,以及施工方便快捷的改造施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取消中间支柱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加固工程的棘手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改造的上承桁架结构,设置在需要加强的结构梁的上方,与所述结构梁之间间隔一层楼板,包括紧贴所述楼板上面设置最少两道下弦梁,以及设置在每一所述下弦梁竖直投影方向上方的上弦梁;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下弦梁之间均设有多道下水平系杆;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上弦梁之间均设有多道上水平系杆;
每一所述下弦梁与相应的位于上方的所述上弦梁之间均设有多道直腹杆;
每两道所述直腹杆之间均设有斜腹杆;
每一所述下弦梁与所述结构梁之间均设有多个下挂吊杆;
所述楼板对应每一所述下挂吊杆的位置均设有穿透所述楼板的邮票孔;
每一所述下挂吊杆与所述结构梁之间均通过匹配的抗剪销孔和抗剪销固定;
所有所述下弦梁和所有所述上弦梁的长度均覆盖所述结构梁需要加强部分在改造后任然保留的两根结构柱外侧最少1.2米的范围。
优选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下挂吊杆之间的间距均不小于40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7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