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支撑杆及柔性缓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56968.5 | 申请日: | 202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1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黎莎;吴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黎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14 | 分类号: | B63B27/14;B63B27/00;B63B17/00;B63B75/00;B63B77/10;F03D13/25;F16F15/02;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许利波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撑杆 柔性 缓冲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建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弹性支撑杆及柔性缓冲装置。该弹性支撑杆包括外筒、内筒、弹性件以及连杆组件,弹性件的一端抵压在外筒的端盖上,弹性件的另一端弹性抵靠在内筒上,拉拽第一连杆能够带动外筒通过端盖继续压缩弹性件,以使第二端口靠近内筒;按压第一连杆能够带动内筒继续压缩弹性件,以使内筒靠近第二端口;柔性缓冲装置包括上述的弹性支撑杆,还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安装座、第二底座以及第二安装座,多个第一连杆一一对应地铰接于多个第一安装座上;多个第二连杆一一对应地铰接于多个第二安装座上。该柔性缓冲装置在不发生形变的情况下能够承受一定载荷,同时能够对两侧连接物体进行位移和角度补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支撑杆及柔性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造海上风电机组时,需要由施工船将风电机组部件运输至海上风电基础位置,并将船上的风电机组部件安装到风电基础上。目前在海上风电机组的施工过程时,通常在施工船伸缩廊桥的端部安装机械夹爪,机械夹爪能够夹持住已经安装完成的风机塔身,从而使船体相对于风电机组保持相对静止,以保证施工船上吊机的安装精度、满足风电机组的安装作业要求;而机械夹爪和伸缩廊桥之间通常设置有柔性缓冲件,当海上风浪较大时,船体会带动伸缩廊桥发生剧烈摆动,柔性缓冲件能够对两端的位移和转动角度进行柔性补偿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机械夹爪和伸缩廊桥之间因应力过大而损坏。
现有的柔性缓冲装置没有预设承载状态,一旦受到外部冲击或干扰时便会相应地发生形变,即不能在初始状态承受载荷;当在柔性缓冲装置上安装机械夹爪时,柔性缓冲装置在机械夹爪重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从而导致机械夹爪预定的夹握方向会发生偏移,从而无法有效夹住风机塔身,降低了海上风电机组的建造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支撑杆及柔性缓冲装置,具有预设承载状态,在不发生形变的情况下能够承受一定的载荷,同时能够对两侧连接物体进行位移和角度补偿。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支撑杆,包括:
外筒,所述外筒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内筒,所述内筒滑动设置在所述外筒中;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外筒中,所述第二端口处设置有端盖,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压在所述端盖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弹性抵靠在所述内筒上;
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锁固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端口伸入所述外筒中且与所述外筒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的一侧沿第一方向抵靠在所述外筒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的另一侧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抵靠在所述内筒上,以使所述内筒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端盖伸入所述内筒中且与所述内筒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锁固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伸出所述外筒的部分上且与所述端盖抵靠,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抵靠在所述内筒上;拉拽所述第一连杆能够带动所述外筒通过所述端盖继续压缩所述弹性件,以使所述第二端口靠近所述内筒;按压所述第一连杆能够带动所述内筒继续压缩所述弹性件,以使所述内筒靠近所述第二端口。
作为优选地,所述外筒的内壁靠近所述第一端口处设置有第一止挡台,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凸部和第一连杆本体,所述第一凸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外筒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凸部的一侧抵靠在所述第一止挡台上,所述第一凸部的另一侧抵靠在所述内筒上。
作为优选地,所述内筒的外壁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和所述外筒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挡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凸部贴靠,所述挡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弹性件贴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黎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黎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69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低排水泥生产系统及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超大型钢板淬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