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复合砂体构型特征的人造三维仿真物理模型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56672.3 | 申请日: | 202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52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范洪军;王夏斌;杨仁锋;曹伟佳;谢坤;卢祥国;闫坤;王海峰;何明薇;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9B23/40 | 分类号: | G09B2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朱燕鸥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复合 构型 特征 人造 三维 仿真 物理 模型 制作方法 | ||
1.一种基于复合砂体构型特征的人造三维仿真物理模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确定复合砂体边界范围、叠置特征和单砂体的物性参数,包括厚度、孔隙度和渗透率参数;
基于所述复合砂体边界范围、叠置特征和单砂体的厚度、孔隙度和渗透率参数建立复合砂体数值模型,开展不同井网开发下数值模拟研究,确定布井方式;
制作人造三维仿真物理模型,包括步骤:
制备不同的单砂体模型;
根据所述复合砂体叠置特征将不同的单砂体模型放入至模具中,不同的所述单砂体模型之间采用夹层材料填充;
根据所述布井方式将注采井埋入相应位置;
加热固化形成具有复合砂体构型特征的人造三维仿真物理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砂体构型特征的人造三维仿真物理模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不同的单砂体模型包括步骤:
选取与单砂体渗透率范围相匹配的不同粒径石英砂,将所述石英砂与胶结物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搅拌、过筛,作为可渗透层材料;
加工定制多个单砂体模具,并将不同的渗透率范围的可渗透层材料分别装入至对应的所述单砂体模具中,分别进行一次加压得到多个单砂体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砂体构型特征的人造三维仿真物理模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选取粉砂岩与胶结物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搅拌、过筛,作为夹层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复合砂体构型特征的人造三维仿真物理模型制作方法,所述加热固化形成具有复合砂体构型特征的人造三维仿真物理模型,具体包括:
将所述模具置于压力试验机上进行二次加压、铺设电极材料,加热固化后采用环氧树脂进行浇铸,形成具有复合砂体构型特征的人造三维仿真物理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砂体构型特征的人造三维仿真物理模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砂体模型的一次加压压力为2MPa~5MPa,加压时长为5s~60s,二次加压压力为5MPa~10MPa,加压时长为5min~6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砂体构型特征的人造三维仿真物理模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置特征包括三种砂体构型和七种构型样式,三种所述砂体构型分别为堆叠型、侧叠型和孤立型,七种所述构型样式包括紧密接触侧叠型、疏散接触侧叠型、离散接触侧叠型、下切侵蚀河道孤立型、决口扇孤立型、孤立河道和堆叠构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砂体构型特征的人造三维仿真物理模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三维仿真物理模型的宽度为6cm,高度为30cm~60cm,长度范围为30cm~60cm,所述单砂体的孔隙度为10%~30%,渗透率Kg为10×10-3μm2~15000×10-3μ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砂体构型特征的人造三维仿真物理模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井方式包括直井井网、水平井井网和直平联合井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未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66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