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高效定量双向铺粉装置及铺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53650.1 | 申请日: | 2023-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3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余翔;杨春宏;谷达臣;唐建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天增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2/67 | 分类号: | B22F12/67;B22F12/57;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鲍英彬 |
地址: | 315207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制造 高效 定量 双向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设备的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高效定量双向铺粉装置及铺粉方法,铺粉装置包括平台组件、刮刀组件、接粉落粉组件以及撒粉组件,在接粉落粉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带动刮刀组件一起进行往复的铺粉动作,当接粉落粉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撒粉组件通过第一撒粉孔和第二撒粉孔同时向接粉落粉组件的接粉槽以及工作台上表面落粉,通过撒粉组件的控制可以实现两处的等量落粉,在接粉落粉组件运动至第二位置后,接粉槽可打开进行二次落粉,则可以较好的保证前后两次的落粉量一致,同时在第一位置时的接粉与下粉可同步进行,可以提高铺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设备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高效定量双向铺粉装置及铺粉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金属3D打印行业的现有技术中,铺粉方式一般包括单刮刀单向铺粉、单刮刀双向铺粉和双刮刀双向铺粉三种类型;其中,单刮刀单向铺粉是每进行一次烧结,铺粉装置在沿铺粉路线铺完粉后,需要反向运动回到固定的送粉以及下粉位置,才能开始新一次的铺粉工作,在此过程中,由于增加了每次烧结的循环时间,铺粉效率低下;双刮刀双向铺粉必须要保证两个刮刀的高度一致,否则在往复铺粉的过程中会出现铺粉层层厚不均、刮刀卡住或成型工件被刮刀损毁等现象,因此在设备调试时,必须对两个刮刀进行调试,调试较为繁杂,精度难以保证;而现有的单刮刀双向铺粉结构则是通过大容量的接粉器储存粉末,并将刮刀设置随该接粉器一起运动,接粉器在初始位置和预定位置进行前后两次的落粉,进而实现单刮刀往复铺粉,但是前后两次的落粉量很难得到保证,而且在落粉过程中,每次都需要接粉器从储粉器上先取粉,再下粉至工作台上,导致落粉的时间大大增加,影响铺粉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了前述问题而做出,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高效定量双向铺粉装置及铺粉方法,通过撒粉组件的第一撒粉孔和第二撒粉孔可以同时向接粉落粉组件和工作台定量供粉,可以保证前后两次落粉量,且铺粉效率更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高效定量双向铺粉装置,包括平台组件、刮刀组件、接粉落粉组件以及撒粉组件,所述平台组件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中部的打印基板,所述接粉落粉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平台组件的上方,且所述接粉落粉组件上设有接粉槽,所述撒粉组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正上方,且所述撒粉组件上设有第一撒粉孔和第二撒粉孔;
所述接粉落粉组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接粉落粉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撒粉孔内的粉末可落入所述接粉槽内、所述第二撒粉孔内的粉末可落入所述工作台上;当所述接粉落粉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接粉槽可打开、位于所述接粉槽内的粉末可掉落至所述工作台上;
所述刮刀组件固定在所述接粉落粉组件的下方,并可随所述接粉落粉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以将所述工作台上的粉末铺平在所述打印基板上。
据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高效定量双向铺粉装置,所述接粉落粉组件包括主框架、开关板以及复位件,所述接粉槽位于所述主框架内,且所述接粉槽上设有位于所述接粉槽顶部的第一开口以及位于所述接粉槽底部的第二开口,所述开关板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复位件可驱动所述开关板、以关闭所述第二开口。
据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高效定量双向铺粉装置,当所述接粉落粉组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可驱动所述开关板、以打开所述第二开口。
据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高效定量双向铺粉装置,两个所述复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两端,并分别与所述开关板的两端相接,所述复位件包括轴承座、位于轴承座内的轴承、穿设在所述轴承上的导向轴以及套设在所述导向轴上的复位弹簧;
所述导向轴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主框架上,所述开关板与所述轴承座的底部相接,所述复位弹簧通过所述轴承座驱动所述开关板关闭所述第二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天增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天增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36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冲孔切断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阀门开关执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