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高模细旦化聚芳酯纤维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49819.6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8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罗培栋;罗艇;施彬彬;宋丹;王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格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D01D5/08;D01D10/02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吴晓微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高模细旦化聚芳酯 纤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模细旦化聚芳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强高模细旦化聚芳酯纤维的单丝线密度<2D,热处理后束丝断裂强度27cN/dtex,热处理后束丝拉伸模量800cN/dtex;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高分子量聚芳酯树脂进行干燥;(2)将高分子量聚芳酯树脂投入带有氮气保护的双螺杆挤出机下料桶中,向双螺杆中输送树脂,同时投入四种改性硅氧烷;(3)挤出、牵伸、收卷,得细旦化聚芳酯纤维初生丝;(4)将细旦化聚芳酯纤维初生丝进行热处理,得高强高模细旦化聚芳酯纤维。本发明可实现高强高模细旦化聚芳酯纤维的高效制备,提升了纺丝效率、热处理效率,节省能源,提高了产品多样化,提升了产品物理性能,大大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本申请为分案申请。母案申请号:202011022132.6,申请日:2020年09月25日,发明名称:一种高强高模细旦化聚芳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高模细旦化聚芳酯纤维。
背景技术
聚芳酯纤维是一种具有高强高模、耐温高、低吸水性、自阻燃、高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剂、耐辐射、尺寸稳定性强等优异综合性能的特种纤维,广泛应用于防弹、防割、防刺、复合增强、线缆绳索等应用领域。纤维的细旦化使其制备的织物结构拥有特定的界面性质,织物中可以形成微穴结构,能够和其他材料相互渗透等,配合高强高模性能,可提升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液晶聚芳酯纤维分子结构的刚性链结构决定了它无法使用热牵伸的手段获得更细的纤维直径,因此,初生纤维的直径就是它最终的直径。而制备更细的液晶聚芳酯纤维一直是国内外的难点问题,市面上流通的Vectran纤维,其单丝线密度为5D,相比其他特种纤维而言,还是偏粗。为了获得纤度较小的液晶聚芳酯纤维,日本可乐丽公司采用了“海岛型”纺丝法,但是此方法工艺比较复杂,成本也高,实用性不强。专利CN200880006177,专利CN201810261002均有提及聚芳酯通过在熔点以上的温度下从喷丝头挤出而纤维化,进而通过热处理提高纤维的物理性能,但均未提及制备高强高模细旦化聚芳酯纤维的方法。
在“海岛型”细旦化纤维纺丝的方法中,由于在熔融纺丝的阶段需要复杂结构的特殊纺丝喷丝头、需要用于溶出或分割等的特殊工序等,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存在成本极高的问题。众所周知,聚芳酯熔体在熔点以上清亮点以下处于液晶态,而熔体在喷丝孔出口处基本没有挤出胀大效应,且在喷丝板下10cm左右迅速固化,而用高分子量液晶聚芳酯纺制纤维时由于粘度太大,在进入喷丝孔前其剪切或拉伸作用不够,粘度很大,只能使用孔径较大的喷丝板,保证高温、高压使高粘度熔体能顺利挤出,这就对设备的温度控制精度和设备耐压提高了要求,同时此方法也无法有效实现高喷头拉伸比使纤维纺的更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高强高模细旦化聚芳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发明解决了高分子量聚芳酯树脂流动性差及纺丝条件苛刻的技术问题,可将高分子量聚芳酯树脂顺利的进行细旦化纺丝,同时不需要对设备提出严苛的要求;本发明操作简单,并且可在不改变原有聚芳酯熔融纺丝及热处理设备的情况下实施,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本发明可实现高强高模细旦化聚芳酯纤维的高效制备,提升了纺丝效率、热处理效率,节省能源,提高了产品多样化,提升了产品物理性能,大大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强高模细旦化聚芳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干燥:将原料高分子量聚芳酯树脂进行干燥,以除去水分;所述高分子量聚芳酯树脂的分子量30w;
(2)熔融共混:将上述干燥后的高分子量聚芳酯树脂投入带有氮气保护的双螺杆挤出机下料桶中,在一定的熔融纺丝温度下,不断向双螺杆中输送树脂;与此同时,用失重秤喂料系统精密的向双螺杆中投入一定比例量的改性硅氧烷;所述改性硅氧烷包括聚羟基甲基硅氧烷、聚苯基甲基硅氧烷、羟基聚苯基甲基硅氧烷、聚羟基苯基硅氧烷;各所述改性硅氧烷的投入比例均为所述高分子量聚芳酯树脂投入量的0.3~10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格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格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98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