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核心区结构先行内支撑后拆除块体再利用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48686.0 | 申请日: | 202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3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涵斌;叶舟;张国贤;邓兆杰;王翼晖;吴和笛;吴建南;许清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01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核心区 结构 先行 支撑 拆除 块体 再利用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城市核心区结构先行内支撑后拆除块体再利用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新型剪力键的内支撑受力体系转换施工;基于换撑体系的结构先行与内支撑后拆施工;拆除后再生块体混凝土技术及桁架板楼承板应用;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的城市核心区结构先行内支撑后拆除块体再利用的施工方法通过对城市核心区结构先行内支撑后拆除块体再利用施工方法的研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缓解天然砂石短缺的困境,实现大宗固体废弃物减排,节约土地,保护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城市核心区结构先行内支撑后拆除块体再利用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出现了许多深基坑工程,内支撑支护结构体系被广泛应用,其拆除紧前工序多,制约地下室结构施工进度,拆除支撑混凝土方量大,处理过程繁琐,成本高,利用率底等技术难题。
现有技术中,传统施工方法为:支撑拆除后进入地下室结构施工,施工效率低,同时随支撑拆除出现大量废旧混凝土块,这些废弃物难以降解,目前大部分是直接运往郊外堆放填埋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但会侵占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土壤和水体,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城市核心区结构先行内支撑后拆除块体再利用的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城市核心区结构先行内支撑后拆除块体再利用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新型剪力键的内支撑受力体系转换施工;
基于换撑体系的结构先行与内支撑后拆施工;
拆除后再生块体混凝土技术及桁架板楼承板应用。
优选的,基于新型剪力键的内支撑受力体系转换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剪力键体系构成施工;
矩形剪力键施工;
素混凝土传力带施工。
优选的,剪力键体系构成施工时,剪力键体系依附于咬合桩、传力带、筏板形成,在咬合桩一侧,利用桩体自然形状形成弧形剪力键;在筏板一侧,随筏板施工设置矩形剪力键;传力带设置于筏板与咬合桩之间,位于筏板厚度1/2处;
矩形剪力键施工时,在底板施工同时在底板1/2板厚外围设置矩形剪力键,剪力键的宽度为300mm,长度250mm,剪力键配筋8C16,锚入底板Lae,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钢筋绑扎完成后,剪力键与底板混凝土一同浇筑;
素混凝土传力带施工时,剪力键与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支护桩及筏板之间先用素混凝土回填至筏板板厚中部位置,土方夯实完成后进行400mm厚强度等级为C40素混凝土传力带浇筑。
优选的,所述基于换撑体系的结构先行与内支撑后拆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负四层换撑体系及拆撑施工;
负三层换撑体系施工;
负二层换撑体系施工;
内支撑室内拆除。
优选的,负四层换撑体系及拆撑施工时,负四层结构施工完成后,涂刷外墙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铺设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贴挤塑聚苯板作为保护层,用石粉对基坑外侧进行分层回填夯实,随后施工300mm厚C15素混凝土传力带,传力带达到强度后利用马凳作为支撑拆对第二道内支撑进行拆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8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