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靶向SARS-CoV-2 RBD与其受体ACE2共享表位的驼源纳米抗体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46416.6 | 申请日: | 202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0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勋;和似琦;王伽利;陈汉祎;钱朝晖;胡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细胞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K16/10 | 分类号: | C07K16/10;C12N15/13;A61K39/42;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玄法律师事务所 16002 | 代理人: | 潘满根 |
地址: | 518122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金沙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靶向 sars cov rbd 与其 受体 ace2 共享 纳米 抗体 | ||
本发明提供靶向SARS‑CoV‑2RBD与其受体ACE2共享表位的驼源纳米抗体,所述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与SARS‑CoV‑2RBD的关键位点F486、Q493和S494同时结合。本发明筛选纯化得到的纳米抗体VHH5‑05,不仅只对展示野生型SARS‑CoV‑2RBD的噬菌体表现出了强的结合能力,同时对Beta突变株RBD和Delta突变株RBD的噬菌体也表现出一定结合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SARS-CoV-2 RBD与其受体ACE2共享表位的驼源纳米抗体,以及该抗体在预防和/或治疗与SARS-CoV-2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SARS-CoV-2是单链正义RNA包膜病毒,其膜表面表达有众多的刺突蛋白(spikeprotein,S-protein,简称S蛋白),由此形成了SARS-CoV-2的花冠外观。S蛋白实际为同源三聚体蛋白,每个蛋白单体包含一个S1亚基(14–685aa)与一个S2亚基(686–1273aa)。S蛋白可识别并结合细胞膜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受体(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并且在经过细胞表面的丝氨酸蛋白酶TMPRSS2的切割处理后,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促使病毒RNA基因组进入宿主细胞。这其中S1亚基的受体结合结构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RBD)是研究SARS-CoV-2与ACE2受体结合以及抗体识别的关键区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抗SARS-CoV-2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ies,NAbs)的靶标。
中和抗体疗法是人类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过程中的有利武器之一,因其能达到治疗加预防的双重效果而备受关注和期待。中和抗体发挥作用往往是通过与病毒RBD结合,进而阻止病毒吸附于ACE2受体,使其不能穿入胞内进行复制增殖,此外中和抗体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易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
驼源免疫球蛋白的单域抗体(single domain antibody,sdAb)是一种天然缺失轻链的抗体,只包含一个重链可变区和两个常规的CH2与CH3区。单域抗体通过其重链上可变区结合抗原,该可变区可以单独稳定地在体外存在,被称为重链可变区单域抗体(variabledomain of heavy chain of heavy-chain antibody,VHH)或者纳米抗体(nanobody,Nb),分子量为12-15千道尔顿(KDa),是目前已知的能与抗原结合的最小片段,相比传统的单抗(150KDa)更进一步具有多个特征,例如存在更多的可获得表位、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更高的组织穿透力、在原核表达系统中也更易于生产等。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中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进行纳米抗体筛选,该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外源性基因片段插入到噬菌体的基因组中,使其编码的蛋白或多肽与噬菌体衣壳蛋白形成融合蛋白,得以展示于噬菌体表面。被展示的蛋白可以保持相对的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因而以靶蛋白为“鱼饵”钓出与其结合的目的蛋白,可达到对噬菌体库的筛选。
基于噬菌体展示的方法、纳米抗体的优良生物特性及RBD与ACE2结合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基本原理,本发明是利用构建的噬菌体纳米抗体免疫文库,以野生型SARS-CoV-2 RBD(记为SARS-CoV-2 RBD WT)为靶标抗原,采用RBD-ACE2竞争淘选的方法淘筛纳米抗体,并对筛选得到的VHH进行表达和鉴定,针对SARS-CoV-2 RBD重组蛋白特异性结合的高亲和力纳米抗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细胞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未经深圳细胞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64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发电地砖
- 下一篇:一种智能计算供浆量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