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的真空吸气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41702.3 | 申请日: | 2023-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3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虞伟炳;李金国;杨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周丹;周小姣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真空 吸气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具的真空吸气结构,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真空吸气结构的防困气效果较差的问题。本模具的真空吸气结构,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定模和动模合围形成型腔,动模和定模上均具有分型面,本真空吸气结构包括开设在定模内的抽气通道和开设在定模的分型面上并呈环形的排气槽,抽气通道和型腔通过排气槽连通,定模和动模之间设置有呈环形的密封圈,密封圈位于分型面外侧,定模和动模在密封圈和分型面之间形成过气间隙,过气间隙与抽气通道连通。本模具的真空吸气结构在进行抽气时,对过气间隙的抽气和对型腔的抽气是相互不影响的,进而使得抽气的过程能稳定的进行,提升真空吸气结构吸气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模具的真空吸气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在加工塑料制件时通常是将注塑熔融的塑胶原料通过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注入到注塑模具的成型腔内,并通过冷却固化后,得出与成型腔形状相同的塑料制件,但是由于在成型过程中,模具型腔内会留存有少量的空气,因此在塑胶原料注入到成型腔内时会和残留的空气混合并遗留在塑料制件内,造成了塑料制件的品质异常。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研究人员研发出了模具的真空吸气结构:如中国专利申请【授权公告号:CN203061842U】公开了一种抽真空注塑模具,包括抽气泵、抽气口、型腔、分型面、排气口、模具本体、封气鼓位、抽气槽、充气泵和充气口,型腔设置在模具本体的内部,分型面设置在模具本体的下方,封气鼓位设置在分型面上,抽气槽设置在分型面上,通过排气口与型腔连通,抽气口和充气口分别设置在抽气槽上,抽气泵与抽气口连接设置,充气泵与充气口连接设置。
上述结构是通过在分型面上开设有抽气槽,抽气泵与抽气口连接,而抽气口是设置在抽气槽上的,可实现对型腔以及模具内空气的抽气,但是模具本体是可以分开并将注塑成型的成型件拿出的,模具本体的定模和动模连接处并没有完全密封,从而影响模具本体内整体的真空抽气效果,导致模具的防止困气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具的真空吸气结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的真空吸气结构的防困气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模具的真空吸气结构,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和动模合围形成型腔,所述动模和定模上均具有分型面,本真空吸气结构包括开设在定模内的抽气通道和开设在定模的分型面上并呈环形的排气槽,所述抽气通道和型腔通过排气槽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和动模之间设置有呈环形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分型面外侧,所述定模和动模在密封圈和分型面之间形成过气间隙,所述过气间隙与抽气通道连通。
工作原理:将定模和动模合模后,外界的抽气泵与抽气通道的出气口连通并对抽气通道进行抽气,此时抽气通道能通过排气槽将型腔内残留的空气抽出,由于过气间隙的设置,使得密封圈起到了对型腔的密封,同时过气间隙一方面可以通过抽气通道将过气间隙内的气体抽出,另一方面在抽气时,可使得密封圈与过气间隙接触的一侧在气压的影响下产生形变,过气间隙起到一个让位的效果,使得密封圈具有形变空间,从而增强密封圈对型腔的密封效果,避免外界气体从密封圈处进入到型腔内,进而起到防困气效果的提升,并且由于过气间隙是设置在型腔外的,因此在进行抽气时,对过气间隙的抽气和对型腔的抽气是相互不影响的,进而使得抽气的过程能稳定的进行,提升真空吸气结构吸气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模具的真空吸气结构中,所述密封圈位于分型面的上方,所述抽气通道的出气口位于密封圈的上方。
通过将密封圈设置在分型面的上方,使得密封圈既能自身起到密封效果,并且通过位置的设置,也能进一步的提升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在注塑时型腔内的温度较高,导致型腔内空气温度的升高,将抽气通道的出气口设置在密封圈的上方也就是分型面的上方,遵循热气往上走的原则,使得型腔内的空气更容易排出,进一步的提升了真空吸气结构的排气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17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