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车热管理一维三维耦合仿真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40798.1 | 申请日: | 2023-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7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馥荔;陈凌;孙络典;昝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8;G06F11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李勇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车 管理 三维 耦合 仿真 分析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整车热管理一维三维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整车级一维能量管理仿真模型、整车三维流体分析模型和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
步骤二,在整车级一维能量管理仿真模型、整车三维流体分析模型和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上建立耦合端口;
步骤三,建立自动化耦合运行程序,先进行整车三维流体分析模型和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的动态实时耦合,求解计算直至收敛,得到收敛的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然后进行整车级一维能量管理仿真模型和收敛的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的动态实时耦合,求解计算直至收敛,输出整车瞬态工况下,整车和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内部瞬态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热管理一维三维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整车级一维能量管理仿真模型和收敛的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的动态实时耦合具体为:将整车级一维能量管理仿真模型根据整车行驶工况和控制策略计算得出的散热量、风扇转速、零部件内表面温度输出给收敛的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将收敛的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计算出的零部件表面的换热系数输出给整车级一维能量管理仿真模型,实时动态的进行数据的交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热管理一维三维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整车级一维能量管理仿真模型包括物理模型和控制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车热管理一维三维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模型包括驾驶驱动模型、发动机MVEM及进排气系统模型、发动机冷却系统模型、发动机润滑系统模型、发动机舱传热系统模型、电机冷却系统模型、高低压电路系统模型、电池包模型、电池冷却系统模型,所述控制模型包括行驶控制模型和热管理控制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整车热管理一维三维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级一维能量管理仿真模型、整车三维流体分析模型和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中的电池包模型均以模组或电芯为单位进行建模,以模组表面作为一维三维耦合面,在一维三维耦合面上进行一维三维耦合数据交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整车热管理一维三维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整车三维流体分析模型和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耦合时,整车三维流体分析模型传递给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的参数包括:中冷器进风风速、中冷器进风质量流量、中冷器进风温度、电机散热器进风质量流量、电机散热器进风压力、电机散热器进风温度、散热器进风质量流量、散热器进风压力、散热器进风温度、流固耦合部件外表面流体温度和流固耦合部件外表面换热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整车热管理一维三维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整车三维流体分析模型和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耦合时,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传递给整车三维流体分析模型的参数包括:风扇转速、车身、轮胎旋转速度、排气密度、排气质量流量、排气温度、进气质量流量、中冷器换热量、中冷器水温、电机散热器换热量、电机散热器水温、电机散热器质量流量、散热器换热量、散热器水温、散热器质量流量、流固耦合部件外表面固体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整车热管理一维三维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整车级一维能量管理仿真模型和收敛的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耦合时,整车级一维能量管理仿真模型传递给收敛的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的参数包括:进气流量、排气流量、排气系统温度、电池包的模组温度、车速、风扇转速和散热模块散热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整车热管理一维三维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整车级一维能量管理仿真模型和收敛的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耦合时,收敛的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传递给整车级一维能量管理仿真模型的参数包括:发动机表面、变速器表面、排气系统表面和电池模组表面的热交换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07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