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愈性无机纳米结晶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40689.X | 申请日: | 2023-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0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胡金亮;高岩;滕达;赵群;李旻;李实;刘润清;杨元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九鼎宏泰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42 | 分类号: | C04B24/42;C04B103/65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在川 |
地址: | 1242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愈 无机 纳米 结晶 防水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愈性无机纳米结晶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包括稻壳灰、防水剂、硅酸钠、纳米氧化铝、硫酸钠、海藻酸钠溶液和有机膨润土;其中稻壳灰10~25份、防水剂10~15份、硅酸钠5~10份、纳米氧化铝15~25份、硫酸钠15~20份、海藻酸钠10~15份和有机膨润土5~10份。本发明的自愈型无机纳米结晶防水剂中含有活性纳米结晶组分,可与混凝土中主要成分发生交联作用,通过降低渗透性,封堵细微裂缝、孔洞和毛细管道,为混凝土结构提供长久有效的防水保护,使防水施工与混凝土浇筑同步完成,在高水压条件下,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愈性无机纳米结晶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天然存在有很多细微的毛细管道、裂缝和孔洞,再加上施工过程中人工操作,会存在振捣不均匀的情况,这就会导致混凝土内形成蜂窝和孔洞。裂缝和孔洞的存在为水分入侵混凝土提供了天然条件,而水会对钢筋混凝土造成严重的腐蚀。水分可以通过毛细管道、裂缝、孔洞渗入到混凝土结构中,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进行腐蚀,导致钢筋锈蚀膨胀进而破坏混凝土结构,进而产生更大的裂缝。实际施工和应用过程中无法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开裂、毛细管道和孔洞等问题,因而提升混凝土防水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结构自防水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即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剂,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使混凝土兼具承重、围护和抗渗的能力。然而目前常见的防水剂或含有氯盐(易侵蚀钢筋),或抗渗效果差(如硬质酸盐类或有机硅防水剂类),或服役时间短(不具备自修复)因而达不到要求。因而开发一种抗渗效果好、对钢筋无侵蚀且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防水剂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自愈性无机纳米结晶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降提升混凝土防水能力。
本发明所采用的自愈性无机纳米结晶防水剂,包含以下成分并按不同重量份组成,其中,稻壳灰10~25份、防水剂10~15份、硅酸钠5~10份、纳米氧化铝15~25份、硫酸钠15~20份、海藻酸钠溶液10~15份和有机膨润土5~10份。
所述的稻壳灰经750~850℃高温处理1~3h,高温处理后稻壳灰中无定形硅含量>95%,且经筛分后细度≥600目。
所述的防水剂为固体含量25%~35%的甲基硅酸钠溶液。
所述的硅酸钠的模数为1~2。
所述的纳米氧化铝粒径为60~100nm。
所述的硫酸钠纯度≥98%。
所述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海藻酸钠质量浓度1%~3%。
所述的有机膨润土细度4000~6000目,筛余量<6%。
一种自愈性无机纳米结晶防水剂制备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实施:
S1:按重量百分比将防水剂和海藻酸钠溶液放入搅拌桶中搅拌0.5h~1h;
S2:搅拌完成后,将S1步骤所得的防水剂和海藻酸钠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依次将稻壳灰、硅酸钠、硫酸钠、纳米氧化铝和有机膨润土置于反应釜中搅拌0.5h~1h,加热温度为75℃~90℃;
S3:搅拌完成后,经过滤除杂后即得自愈性无机纳米结晶防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九鼎宏泰防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九鼎宏泰防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06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