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幅异形轮毂的成形模具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40497.9 | 申请日: | 2023-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0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赵熹;贺亚云;张治民;罗红侠;方敏;任贤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K1/40 | 分类号: | B21K1/40;B21J13/02;B21J13/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天富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4 | 代理人: | 李佳梁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幅 异形 轮毂 成形 模具 方法 | ||
1.一种宽幅异形轮毂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挤压模具和扩口翻边模具,所述正挤压模具用于采用一次加热三次成形的方法来依次成形目标轮毂的轮辋深度、轮辐厚度和轮辐形状,得到初始轮毂;所述扩口翻边模具用于对初始轮毂进行扩口翻边,得到目标轮毂;
其中,所述正挤压模具由大顶杆(1)、小顶杆支板(2)、第一下模板(3)、第一螺钉(4)、第一凹模垫板(5)、第一凹模(6)、预应力圈(7)、若干根小顶杆(8)、凹模芯轴(9)、凹模垫块(10)、顶料圈(11)、凸模圈(12)、芯轴(13)、第一上模板(14)、第一凸模垫板(15)、凸模型芯(16)和第一凸模(17)组成伸缩凸模,所述第一下模板(3)中部开设有支板凹槽,小顶杆支板(2)置于支板凹槽中,大顶杆(1)顶端与小顶杆支板(2)的底面中部连接,第一下模板(3)、第一凹模垫板(5)和预应力圈(7)通过第一螺钉(4)连接,预应力圈(7)位于第一凹模垫板(5)上方的边缘位置,预应力圈(7)为中空结构且其内腔为圆台形,第一凹模(6)的外轮廓为与预应力圈(7)内腔匹配的圆台形,第一凹模(6)置于预应力圈(7)内且外侧与预应力圈(7)接触,第一凹模(6)也为中空结构且上部开设有卡槽,凹模垫块(10)置于卡槽中,凹模芯轴(9)置于第一凹模(6)内腔中并与凹模垫块(10)之间留有定径带,凹模芯轴(9)底部通过螺钉与第一下模板(3)和第一凹模垫板(5)连接,若干根小顶杆(8)置于小顶杆支板(2)上,小顶杆(8)顶端与凹模芯轴(9)连接,顶料圈(11)通过凹模芯轴(9)上开设的螺纹孔与小顶杆(8)顶端螺纹连接,第一上模板(14)、第一凸模垫板(15)和第一凸模(17)通过螺钉从上至下依次连接,凸模型芯(16)置于第一凸模(17)内腔中并与第一凸模(17)过盈连接,第一凸模(17)底端设有限位凸起,凸模型芯(16)顶端设有卡位凸起,通过限位凸起和卡位凸起第一凸模(17)将凸模型芯(16)限位在第一凸模(17)内腔中,凸模型芯(16)底部中间开设芯轴凹槽,芯轴凹槽的直径与芯轴(13)的直径匹配,芯轴(13)与凹模芯轴(9)连接并可在芯轴凹槽中滑动,凸模圈(12)的内径与芯轴(13)的直径匹配并用于套在芯轴(13)上;
所述扩口翻边模具包括顶杆(18)、第二下模板(19)、第二凹模垫板(20)、销(21)、下模座(22)、四个燕尾条(23)、四个凹模滑块(24)、第二凸模(25)、第二凸模垫板(26)、第二上模板(27)和第二螺钉(28),所述第二下模板(19)中部开设有顶杆过孔,顶杆(18)穿过顶杆过孔后与第二凹模垫板(20)连接,下模座(22)与第二下模板(19)边缘通过销(21)连接,下模座(22)内腔为圆台形,四个凹模滑块(24)组合形成扩口翻边模具的凹模,凹模内腔形状与目标轮毂的外轮廓形状相同,凹模滑块(24)外侧与燕尾条(23)通过第二螺钉(28)连接后置于第二凹模垫板(20)上并可在下模座(22)的内腔内滑动,第二上模板(27)、第二凸模垫板(26)和第二凸模(25)从上至下依次通过第二螺钉(28)连接,第二凸模(25)外形与目标轮毂的内轮廓形状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幅异形轮毂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13)底端开设有与凹模芯轴(9)螺纹连接的第一定位孔,芯轴(13)通过第一定位孔与凹模芯轴(9)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幅异形轮毂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顶杆(8)顶端开设有与顶料圈(11)螺纹连接的第二定位孔,顶料圈(11)通过第二定位孔与小顶杆(8)顶端螺纹连接。
4.一种宽幅异形轮毂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宽幅异形轮毂的成形模具,包括如下步骤:
S1,选用镁合金圆柱形的铸态坯料,对铸态坯料进行镦粗、反挤压和冲孔,制得空心坯料;
S2,将空心坯料及正挤压模具加热至预定温度,并通过正挤压模具依次挤压成形目标轮毂的轮辋深度、轮辐厚度和轮辐形状,得到初始轮毂;
S3,将初始轮毂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后,将初始轮毂的轮辋端部车削平整;
S4,将车削后的初始轮毂和扩口翻边模具加热至预定温度,并通过扩口翻边模具对车削后的初始轮毂进行扩口翻边,得到目标轮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04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