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凝器支架自动焊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9147.0 | 申请日: | 2023-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7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亮;刘辉武;罗峰;梁晓辉;黄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鑫田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徐婷 |
地址: | 33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器 支架 自动 焊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凝器支架自动焊接装置,属于冷凝器技术领域,包括操作台、安装于操作台顶部的两个挤压块、位于两个挤压块上的四个第一插块以及位于操作台上方的四个定位块,两个第一固定板远离操作台中心的一侧面上均安装有第一电机,每个第一电机输出轴均同轴连接有第一左右旋丝杆,每个第一左右旋丝杆的正旋和反旋上均螺纹连接有一个第一配合圈,每个第一配合圈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每个挤压块底部均开设有两个方槽。该冷凝器支架自动焊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使支架位置位置指示结构可以随着第一插块同步移动,可以固定住第一插块和定位块之间的相对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凝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器支架自动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高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现有冷凝器在使用时都需要通过支架进行固定,因此在冷凝器生产时经常需要在冷凝器侧边上焊接支架,用于对冷凝器进行支撑,且便于通过支架固定冷凝器,但现有技术对冷凝器焊接支架时无法固定住冷凝器和支架的相对位置,导致每次焊接都需要重新定位。
现有申请号为201410378074.9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焊接冷凝器支架用夹具装置,其“能同时保证零件多点精度以及零件钎焊强度,成直角三角形位置分布的三个快速夹具方便配合并具有最强的夹持力度,使得产品不易松动”可以在给冷凝器焊接支架时固定住冷凝器本体,解决了冷凝器本体无法固定的问题,但是其仍存在上述无法固定住冷凝器和支架的相对位置,导致每次都需要重新定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器支架自动焊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在对冷凝器焊接支架时虽然可以固定住冷凝器本体,但是无法固定住冷凝器和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导致焊接每个冷凝器时都需要重新测量距离重新进行定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凝器支架自动焊接装置,包括操作台、安装于操作台顶部的两个挤压块、位于两个挤压块上的四个第一插块以及位于操作台上方的四个定位块,上述操作台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贯穿操作台顶壁和底壁的第一通槽,上述操作台底部位于第一通槽两侧安装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连杆,四个上述连杆底部安装有底撑板,上述底撑板顶部安装有两个电动伸缩杆,两个上述电动伸缩杆顶部安装有用于顶起冷凝器本体的顶板;
上述操作台上开设有两个第二通槽,两个上述第二通槽关于操作台中心对称,操作台上每个上述第二通槽的一侧处均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操作台上每个上述第二通槽的另一侧处均安装有第二固定板,两个上述第一固定板和两个第二固定板呈矩形阵列分布,两个第一固定板位于操作台底部同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两个上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操作台中心的一侧面上均安装有第一电机,每个上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均同轴连接有第一左右旋丝杆,每个上述第一左右旋丝杆均位于该侧第二通槽的底部,每个上述第一左右旋丝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均转动连接于操作台底部该侧的第二固定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每个上述第一左右旋丝杆的正旋和反旋上均螺纹连接有一个第一配合圈,每个上述第一配合圈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每个上述第一连接块均经该侧的第二通槽伸出到操作台的顶部处,每个上述第一连接块一侧面顶部均开设有贯穿其侧壁的限位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每个上述挤压块底部均开设有两个方槽,每个上述挤压块均经其底部的两个方槽插接在两个第一连接块顶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每个上述挤压块顶部均安装有两个第三固定板,每个上述挤压块顶部均开设有贯穿其顶壁和底壁的竖向槽,两个上述挤压块底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处均开设有连接于竖向槽的横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鑫田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鑫田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9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