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机构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7246.5 | 申请日: | 2023-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1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胡纯军;黄正烈;张双印;董阳;杨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天工(广东)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50/62 | 分类号: | B31B50/62;B31B50/26;B31B50/00;B31B105/00;B31B120/40;B31B12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衬纸 工艺 机构 装置 | ||
1.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盒体的两个盖体打开,使其连接部暴露出来,形成第一盒体;
吸附衬纸一中的一个面,对衬纸一的另一个面施加胶水;将衬纸一与包装盒的一个盖体的底面对齐,迫使衬纸一的第一部分先贴包装盒上的所述一个盖体的底面上,同时使衬纸一的第二部分贴附所述连接部的一个侧壁以及衬纸一的第三部分贴附所述连接部的顶部并延伸至另一个盖体的底面上空,形成第二盒体;
向下压迫衬纸一的其余部分贴附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个侧壁及所述另一个盖体,形成第三盒体;
吸附衬纸二的一个面施加胶水,将衬纸二贴附在所述另一个盖体上,得到第四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
用可分离的两个模块共同吸附衬纸一中的一个面,其中一个模块可相对另一个模块相对移动,使两模块之间形成台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另一个模块通过弹性复位机构或者驱动机构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第二盒体之后及第三盒体之前的步骤,还包括先用压块将所述第一部分压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第三盒体之后的步骤,还包括对连接部进行压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形成第四盒体之后的步骤还包括:
对第四盒体的连接部和/或盖体的底面进行挤压。
7.跨连接部贴衬纸的机构,所述衬纸覆盖盒体的一个盖体并跨越连接部至另一个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盒体的平台;
模具组件,包括相互紧贴的第一、二模块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所述第一模块沿着所述第二模块的侧方活动至第一、二状态;其中,第一状态为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端面平齐,第二状态为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之间形成台阶;
所述第一、二模块上均设置有通孔,并通过气管与气源相连接。
8.跨连接部贴衬纸的装置,所述衬纸包括衬纸一及衬纸二,所述衬纸一覆盖盒体的一个盖体并跨越连接部至另一个盖体,所述衬纸二覆盖在所述衬纸一位于所述另一个盖体内的部分之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线,携带所述盒体在如下工位中被加工;
第一贴衬工位,将衬纸一与包装盒的一个盖体的底面对齐,使衬纸一的第一部分先贴包装盒上的所述一个盖体的底面上,同时使衬纸一的第二部分贴附所述连接部的一个侧壁以及衬纸一的第三部分贴附所述连接部的顶部并延伸至另一个盖体的底面上空;
第二贴衬工位,向下压迫衬纸一的其余部分贴附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个侧壁及所述另一个盖体;
第三贴衬工位,将衬纸二贴在另一个盖体内覆盖在衬纸一位于所述另一个盖体内的部分上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贴衬工位设有模具组件,包括相互紧贴的第一、二模块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所述第一模块沿着所述第二模块的侧方活动至第一、二状态;其中,第一状态为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端面平齐,第二状态为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之间形成台阶;
所述第一、二模块上均设置有通孔,并通过气管与气源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跨连接部贴衬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贴衬工位还包括:
丝印装置,所述丝印装置设置在所述模具组件的上方;
立式转盘,所述模具组件设置在所述立式转盘上,所述立式转盘可间隙性的携带所述模具组件旋转至所述丝印装置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天工(广东)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天工(广东)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72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