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碳核查知识图谱的智能文件评审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6553.1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3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董真;陈甜甜;程凡;刘婧;杜凤青;赵林萱;李莉华;毕忠勤;张伟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383 | 分类号: | G06F16/383;G06F16/33;G06F16/36;G06F40/289;G06F40/30;G06N3/044;G06N3/0895;G06Q50/26;G06N5/0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金星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核查 知识 图谱 智能 文件 评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碳核查知识图谱的智能文件评审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文本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碳核查阶段的双碳文本数据;知识图谱构建模块,基于双碳文本数据建立碳核查知识图谱;评审模块,获取待评审的碳盘查报告并基于碳核查知识图谱进行文件评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收集碳核查工作流程中相关的法规、政策、标准以及企业的碳盘查报告等文本数据,提取碳核查过程中相关的实体、关系,并通过知识推理的方式构建面向碳核查的双碳知识图谱;基于知识图谱提取依次提取各类文本中的相关实体及其数据,根据碳排放范围的界定、排放源类型、排放因子的选择以及碳排放计算公式核查企业碳排放报告中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核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碳核查知识图谱的智能文件评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各企业数据基础以及业务类型的不同,导致碳核查范围、数据格式和依据标准都存在差异,给以纸本作业为主的碳核查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碳排放监测平台可以辅助从原料端到成品的能源消耗监测,明确碳盘查工作的数据范围,实时动态获取碳排放浓度,统一碳排放数据格式,实现碳排放气体的精准计算和核查。
中国专利申请CN109670785A公开了一种碳盘查/碳核查管理系统及方法,通过在线检测模块对对碳排放量进行采集,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的碳排放量进行存储、计算和分析,通过报告生成模块将分析后的数据导出并生成碳排放信息报告,通过验证模块对生成的报告进行核证和改善,实现了企业碳盘查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分析和报告。
但是,在碳核查阶段,一般由第三方机构参考、依据国际、国内的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从中查阅与企业业务类型一致的核查范围及标准,对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企业提交的碳盘查报告文件进行评审。在此过程中以文本理解、检索和生成为主,以数据管理和计算模块为主的碳排放监测平台无法建立核查范围内各类对象之间的关系,难以实现对核查政策和标准等文本的参考和查阅。而以人工纸本作业为主的碳核查过程繁琐耗时,且查证困难。
因此,为了全面落实碳核查管理体系,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碳核查,亟需建立碳核查工作中相关主体以及对象之间的知识图谱,并基于知识图谱完成碳核查阶段的文本智能评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碳核查知识图谱的智能文件评审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碳核查知识图谱的智能文件评审系统,包括:
文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碳核查阶段的双碳文本数据;
知识图谱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双碳文本数据建立碳核查知识图谱;
评审模块,用于获取待评审的碳盘查报告并基于所述碳核查知识图谱进行文件评审。
进一步地,所述双碳文本数据包括国内外碳减排法规,国内外碳税、碳补贴政策,国内外碳排放标准,企业碳盘查报告。
进一步地,所述建立碳核查知识图谱包括以下步骤:
S01、双碳文本数据的预处理;
S02、识别并标注双碳文本数据中的实体;
S03、确定实体之间的关系;
S04、补齐实体修饰词;
S05、设定双碳文本三元组,进行三元组表示和归并;
S06、进行知识推理,丰富实体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地,步骤S01具体为:
去除双碳文本数据的噪声信息,通过文本解析,从文本全文数据中提取出文件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电力大学,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6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