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瓦楞纸产线自动分批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5830.7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1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炫之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9/18 | 分类号: | B65H29/18;B65H29/54;B65H29/66;B65H31/02;B65H3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维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409 | 代理人: | 俞光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瓦楞纸 自动 分批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瓦楞纸产线自动分批系统,其属于瓦楞纸生产线的领域,其中方案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有第一传输装置、分料机构、第二传输装置和收料装置,所述分料机构设于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之间,所述第一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朝向第二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和第二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一致,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堆叠有瓦楞纸,所述瓦楞纸沿输送方向顺次堆叠于前一瓦楞纸的上方,所述分料机构用于对堆叠的瓦楞纸进行分离操作,所述第二传输装置用于将分离后的瓦楞纸传送至收料装置,所述收料装置用于将瓦楞纸进行码垛。本申请具有尽可能确保每批堆叠的瓦楞纸的厚度近乎相同,提高了堆叠效率和堆叠精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瓦楞纸生产线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瓦楞纸产线自动分批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纸类包装材料公司在生产瓦楞纸板时都要用到纸板堆积机将纸板堆积储存运输,现有的纸板堆积机都是通过输送带将瓦楞纸板运送到堆积装置上的传送带上,待瓦楞纸板堆积到一定厚度后再将其传输走。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瓦楞纸板堆积的厚度需要人为控制,从而容易导致每批次的瓦楞纸堆积的厚度差距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瓦楞纸板堆积的厚度需要人为控制,从而容易导致每批次的瓦楞纸堆积的厚度差距较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瓦楞纸产线自动分批系统。
本申请提供一种瓦楞纸产线自动分批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瓦楞纸产线自动分批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有第一传输装置、分料机构、第二传输装置和收料装置,所述分料机构设于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之间,所述第一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朝向第二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和第二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一致,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堆叠有瓦楞纸,所述瓦楞纸沿输送方向顺次堆叠于前一瓦楞纸的上方,所述分料机构用于对堆叠的瓦楞纸进行分离操作,所述第二传输装置用于将分离后的瓦楞纸传送至收料装置,所述收料装置用于将瓦楞纸进行码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沿输送方向顺次堆叠的瓦楞纸放置在第一传输装置上进行传输,第一传输装置将顺次堆叠的瓦楞纸运输至第二传输装置,经过一段时间后通过分料机构将第二传输装置上的瓦楞纸与第一传输装置上的瓦楞纸分离,第二传输装置上的瓦楞纸在被传输到收料装置处时,收料装置将沿输送方向顺次堆叠的瓦楞纸全部堆叠在一起,从而能够尽可能确保每批堆叠的瓦楞纸的厚度近乎相同,提高了堆叠的效率和堆叠的精度。
在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为前序输送带,所述第二传输装置为浮动输送带,所述浮动输送带的高度低于前序输送带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动输送带的高度低于前序输送带的高度,能够在将浮动输送带上顺次堆叠的瓦楞纸和前序传送带上顺次堆叠的瓦楞纸分离时更加方便。
在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分料机构包括顶升组件和下压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和下压组件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下压组件设于顶升组件的顶部,所述顶升组件用于将顺次堆叠的瓦楞纸抬起,所述下压组件用于压住被顶升组件抬起的瓦楞纸,使得浮动输送带上顺次堆叠的瓦楞纸和前序输送带上顺次堆叠的瓦楞纸相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顶升组件将顺次堆叠的瓦楞纸抬起,能够使得相邻两块瓦楞纸更加容易被分离,通过下压组件压住瓦楞纸,能够暂时对下压组件压住的瓦楞纸施加一个压力,使得已经传送到浮动输送带的瓦楞纸与被下压组件压住的瓦楞纸之间分离,从而实现将浮动输送带上顺次堆叠的瓦楞纸和前序传送带上顺次堆叠的瓦楞纸分离。
在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安装架和上压毛刷,所述安装架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安装架设于顶升组件的一侧,所述上压毛刷转动设置在安装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压毛刷来对瓦楞纸施加压力,能够尽可能避免在瓦楞纸的表面造成划伤或者压痕,从而尽可能使得瓦楞纸的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炫之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炫之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5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