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化束纤维强力测试仪及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5318.2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2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若宇;蒋代渝;王虎挺;韩晨阳;常金强;张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G01N3/02;G01N3/04;G01N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汇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4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纤维 强力 测试仪 应用 方法 | ||
1.一种智能化束纤维强力测试仪,包括机柜、工控机,其特征在于机柜内设有滑台模组、型材架、气缸、束纤维夹持机构、步进电机、杠杆式拉杆、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电阻检测板、A/D采集转换模块;
所述气缸设在型材架上,气缸通过气缸推杆与束纤维夹持机构相连,所述束纤维夹持机构的结构包含偏心夹具架、上颚钳、下颚钳、连接杆件、轴,所述偏心夹具架为三角形架体,所述轴与型材架固定连接,所述偏心夹具架的一个角端与轴铰接,所述上颚钳固定于所述偏心夹具架的下方角端,所述下颚钳固定于型材架上,位于上颚钳的下方;所述连接杆件一端与所述偏心夹具架的第三个角端铰接,所述连接杆件的另一端与气缸的推杆铰接;所述滑台模组上设有固定夹头,所述固定夹头的高低位置与上颚钳、下颚钳的位置相适配;所述上颚钳、下颚钳的钳口处均设有测电阻极片,所述测电阻极片均通过数据线与电阻检测板连接;
所述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一根丝杠,所述丝杠与杠杆式拉杆下端螺纹连接;所述测力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杠杆式拉杆的上部通过可转动的摆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型材架通过可转动的摆杆连接;所述型材架底部的两侧均设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连接于一组平行导杆上,所述平行导杆与机柜固定连接,其中一侧的直线轴承与位移传感器的拉绳相连;所述测力传感器与A/D采集转换模块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电阻检测板、位移传感器、A/D采集转换模块通过数据线与工控机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束纤维强力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控机,是含有电阻回潮率转换程序、束纤维断裂强力计算程序、束纤维断裂伸长率计算程序、断裂强力及伸长机器学习校正模型程序、分析验证程序的控制计算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化束纤维强力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束纤维夹持机构中所述上颚钳、下颚钳的钳口为相配合的波浪形夹持面钳口,所设的测电阻极片分别为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化束纤维强力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与型材架通过可调锁紧座连接,所述可调锁紧座的结构,包括滑槽座、调节旋钮、气缸安装滑座,所述滑槽座上设有滑槽,所述气缸安装滑座设有凸出的齿条,所述齿条嵌装在滑槽内,所述调节旋钮设于滑槽的侧壁上;所述气缸安装滑座与气缸固定连接,转动所述调节旋钮,使得所述气缸安装滑座带动气缸,可沿滑槽上下移动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束纤维强力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与型材架通过可调锁紧座连接,所述可调锁紧座的结构,包括滑槽座、调节旋钮、气缸安装滑座,所述滑槽座上设有滑槽,所述气缸安装滑座设有凸出的齿条,所述齿条嵌装在滑槽内,所述调节旋钮设于滑槽的侧壁上;所述气缸安装滑座与气缸固定连接,转动所述调节旋钮,使得所述气缸安装滑座带动气缸,可沿滑槽上下移动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化束纤维强力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力传感器的中心高度,与束纤维夹持机构下颚钳的钳口表面最高点的高度一致。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束纤维强力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口夹持面为波浪形夹持面,其截面形状主要由三段圆弧相切构成,钳口位于束纤维被拉伸的一侧的上表面,为圆弧水平切线所在水平面的延伸,这一延伸平面与同一侧的竖向端面的相交处棱角,设为圆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束纤维强力测试仪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好智能化束纤维强力测试仪,在正常的大气温湿度环境条件下,将束纤维试样通过所述上颚钳、下颚钳的钳口夹紧,测电阻极片与束纤维试样接触形成回路,电阻检测板检测出电阻值的大小,电阻值发送到工控机,经电阻回潮率转换程序转换后,得到当前束纤维试样的回潮率R;
步骤二:所述步进电机带动杠杆式拉杆移动,拉伸束纤维试样,直至纤维完全断脱,步进电机停止工作;拉伸过程中,作用于束纤维试样实时的力和伸长变化信号被A/D采集转换模块捕获,储存到工控机内存当中,数据经工控机内部的束纤维断裂强力计算程序、束纤维断裂伸长率计算程序处理后,作出束纤维试样的拉伸曲线F(e)-e,记录束纤维试样的断裂强力值F和断裂伸长率C;
步骤三:对拉伸曲线F(e)-e进行变换,计算得到E为常数值,表示变换后的曲线与其横轴的积分面积,F(e)为伸长为e时刻的力;
步骤四:将F、C、E、R四项的数值,发送至断裂强力及伸长机器学习校正模型的输入节点,得到一个校正后的束纤维断裂强力值F′和断裂伸长率C′,其值等效于束纤维试样在平衡状态下所测的断裂强力和伸长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53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