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房屋建筑抗震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34579.2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8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于静;秦海春;武彦清;马牧野;王曦晨;刘伟明;李刚超;马腾跃;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信息管理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阳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8 | 代理人: | 孙磊 |
地址: | 10083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屋建筑 抗震 评估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房屋建筑抗震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城镇房屋建筑的类型、建造空间面矢量、建造时间、建造改造情况和抗震加固情况;将建造空间面矢量与建造时间对应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叠加,确定城镇房屋建筑的原设防烈度;将建造空间面矢量与最新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叠加,确定城镇房屋建筑的现设防烈度;若城镇房屋建筑为城镇住宅房屋,根据建造时间、建造改造情况、抗震加固情况、原设防烈度和现设防烈度,确定城镇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若城镇房屋建筑为城镇非住宅房屋,根据建筑用途、建造时间、建造改造情况、抗震加固情况、原设防烈度和现设防烈度,确定抗震能力。国内房屋普查在抗震设防方面实现快速评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屋建筑抗震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地震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灾害之一,房屋建筑作为地震灾害的主要承灾体,其抗震能力直接影响了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程能度。因此,掌握现有房屋建筑的空间分布及其抗震力,对于地震灾制定应急救援策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地震灾害多发国家,目前对于房屋建筑抗震能力的评估主要通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检查、走访入户等进行了解评估,对专家具有依赖性,而且评价的标准不固定,效率低。在国内房屋普查抗震设防数据也缺少标准化和统一化的管理,因此巫需一种方法,以提高评估效率,同时提供评估的标准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抗震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目的在于在国内房屋普查中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的评估标准化。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房屋建筑抗震评估方法,包括:
从数据库获取城镇房屋建筑的类型、建造空间面矢量、建造时间、建造改造情况和抗震加固情况;所述城镇房屋建筑的类型包括城镇住宅房屋和城镇非住宅房屋;
将所述城镇房屋建筑的建造空间面矢量与建造时间对应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叠加,确定所述城镇房屋建筑的原设防烈度;
将所述城镇房屋建筑的建造空间面矢量与最新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叠加,确定所述城镇房屋建筑的现设防烈度;
若所述城镇房屋建筑为城镇住宅房屋,根据建造时间、建造改造情况、抗震加固情况、原设防烈度和现设防烈度,确定所述城镇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
若所述城镇房屋建筑为城镇非住宅房屋,根据建筑用途、建造时间、建造改造情况、抗震加固情况、原设防烈度和现设防烈度,确定所述城镇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房屋建筑抗震评估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从数据库获取城镇房屋建筑的类型、建造空间面矢量、建造时间、建造改造情况和抗震加固情况;所述城镇房屋建筑的类型包括城镇住宅房屋和城镇非住宅房屋;
原设防烈度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城镇房屋建筑的建造空间面矢量与建造时间对应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叠加,确定所述城镇房屋建筑的原设防烈度;
现设防烈度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城镇房屋建筑的建造空间面矢量与最新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叠加,确定所述城镇房屋建筑的现设防烈度;
第一抗震能力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城镇房屋建筑为城镇住宅房屋,根据建造时间、建造改造情况、抗震加固情况、原设防烈度和现设防烈度,确定所述城镇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
第二抗震能力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城镇房屋建筑为城镇非住宅房屋,根据建筑用途、建造时间、建造改造情况、抗震加固情况、原设防烈度和现设防烈度,确定所述城镇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信息管理中心),未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信息管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45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