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土地基建筑基坑的止水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3261.2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1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俞雪良;俞成发;刘魁;覃太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英刘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30;E02D5/32;E02D1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智达杭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512 | 代理人: | 陈敏 |
地址: | 231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地 基建 基坑 止水 围护结构 施工 方法 | ||
1.软土地基建筑基坑的止水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场地整平,沿建筑基坑的边缘进行标线,通过旋挖钻机沿标线等距进行围护桩成孔;
S2、将钢筋捆扎至钢筋笼,并使用混凝土与钢筋笼伸长出预制拼接式围护桩;
S3、将围护桩内部产生的地下水通过水泵抽出,通过吊装设备将预制的底层围护桩竖直放置进围护桩孔的内部;
S4、通过吊装设备将预制的第二层围护桩竖直放置进围护桩孔的内部,并将第二层围护桩的底部插入低层围护桩的顶部,通过逐层对围护桩进行放置安装;
S5、通过三轴搅拌机在围护桩内端进行止水桩成孔,通过双管高压旋喷桩机将止水孔内部加注混凝土;
S6、在止水孔的内端等距开设降水井,并在井内安放井管,在井管外侧与降水井之间回填细砾滤料,通过水泵将井管内产生的地下水排出;
S7、将土方第一层开挖,并进行冠梁与砼挡墙施工;
S8、第二层进行土方开挖,进行第一道锚索与腰梁施工;
S9、使用钻机一四十五度角进行钻孔,在钻孔内下方锚杆,注入混凝土浆料,对腰梁进行施工并张拉锁定;
S10、第三层土方开挖,进行第二道锚索与腰梁施工,在第二层角支撑部位进行角撑梁施工,逐层进行土方开挖,并进行锚索与腰梁施工;
S11、在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建筑基坑的止水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桩分为底层围护桩与中层围护桩,所述底层围护与中层围护桩顶部的中部均设有连接柱,中层围护桩底部的中部设有与连接柱相适配的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建筑基坑的止水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桩孔的直径值大于围护桩直径值,所述止水孔之间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建筑基坑的止水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围护桩间距值为一米,所述围护桩安装后能够形成内外两个矩形结构,两个矩形结构的间距值为一点五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建筑基坑的止水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孔位于两个矩形结构之间,冠梁位于围护桩与止水桩的顶部,砼挡墙位于冠梁的边缘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建筑基坑的止水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梁位于内端围护桩的侧面,所述冠梁、砼挡墙、腰梁均由内部钢筋架与混凝土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英刘,未经杨英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32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