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Aβ40、Aβ42的试剂盒与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032728.1 申请日: 2023-01-10
公开(公告)号: CN116047081A 公开(公告)日: 2023-05-02
发明(设计)人: 陈卓;王咚咚;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新源长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68 分类号: G01N33/68;G01N33/551;C07K16/18;G01N21/76
代理公司: 北京唐颂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5 代理人: 刘伟;郎雨
地址: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检测 40 42 试剂盒 方法
【说明书】: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β‑淀粉样蛋白40的试剂盒,其包括:靶向β‑淀粉样蛋白40的第一抗体包被的磁珠;和经化学发光剂标记的靶向β‑淀粉样蛋白40的第二抗体;其中,所述磁珠为甲苯磺酰活化的磁珠或羧基磁珠。还公开了一种检测β‑淀粉样蛋白42的试剂盒,一种检测β‑淀粉样蛋白40和β‑淀粉样蛋白42的试剂盒,一种前述任一种试剂盒在制备用于检测β‑淀粉样蛋白和/或用于诊断阿尔兹海默症的产品中的用途,一种检测样品中β‑淀粉样蛋白40含量的方法和一种检测样品中β‑淀粉样蛋白42含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免疫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β-淀粉样蛋白40的试剂盒,一种检测β-淀粉样蛋白40的方法,一种检测β-淀粉样蛋白42的试剂盒以及一种检测β-淀粉样蛋白42的方法。

背景技术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最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国是全球AD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21年,我国有超过1000万名AD患者,约占全世界AD患者的1/4。中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47%。因此,AD将成为21世纪威胁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精神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阿尔茨海默病(AD)以神经元死亡为特征,通常与淀粉样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的出现有关。其中,β淀粉样蛋白(Aβ)是指一组由39-4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疏水性肽,主要是Aβ42和Aβ40,其病理聚集与AD的神经元变性和认知衰退有关。目前研究结果证实使用脑脊液Aβ42/Aβ40比值作为AD生物标志物时能够有效提高正确诊断患者的百分比。相比较PET-CT等影像学手段,该生物标志物组合的检测将有助于AD的早期发现以及治疗效果的动态追踪。

现有技术中,Aβ42和Aβ40检测主要采用的是酶联免疫、POCT、电化学发光、化学发光等技术平台。

目前现有抗体制备技术的缺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1)抗体灵敏度不足

现有技术中,久保田丽夫等发明的Aβ42人源化抗体亲和力仅为30~71nM(BIAcore测定)。R.B.德马托斯等发明的抗N3pGlu重组抗体的亲和力为0.35nM和0.71nM(BIAcore测定)。其他相似发明的数据显示其Aβ抗体灵敏度均为0.1~10nM级。抗体灵敏度不足将直接影响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同时降低检测的特异性和抗干扰性,并最终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2)传统单克隆制备工艺先天不足

体外诊断试剂在研发及生产过程中,需保证产品的批间重复性可控。作为核心原料之一的抗体,其批间性能差异将会直接体现在试剂盒的批间重复性上。鼠单抗制备过程中,抗体效价易受到动物个体化差异影响。同时小鼠腹水的体积普遍少于5mL。虽然采用这种方式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可能有着更强的亲和力,但是想通过传统单克隆抗体制备工艺制备大批量批间性能稳定的抗体是有一定困难的。

现有试剂盒制备技术的缺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1)检测时间过长

ELISA平台程序相对繁琐,费时费力。即便配套全自动酶联免疫工作站也不能减少样本和酶标抗体的孵育时间。目前基于ELISA的Aβ42和Aβ40检测技术耗时普遍在100min到180min。而电化学发光平台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周艳丽等的方法要求传感器与Aβ寡聚体的孵育时间为1h,与AuNPs共轭物的孵育时间长达3h。而贾能勤等的方法也至少需要2h以上的时间进行孵育。这样的检测时长无疑为临床检验科室/体检科室的高通量、高效率Aβ42和Aβ40检测带来了困扰。

(2)检出限数值高

检出限数值越低说明试剂盒灵敏度越高,越能够可靠地定量检测到低丰度被检测物。然而骆海明等的专利数据显示其ELISA试剂盒的检出限大于100pg/mL。在POCT平台,戴正乾等和骆海明等的结果显示其试纸条的Aβ42检出限均大于40pg/mL,试剂盒灵敏度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源长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源长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2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