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聚丙烯编织布热合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2620.2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0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增宁;杨超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文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8;B32B27/18;B29C48/18;B29C55/28;B29L9/00;B29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聚丙烯 织布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薄膜材料领域,具体涉及B32B27/32,具体涉及G01N1/28,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聚丙烯编织布热合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聚丙烯编织布热合的薄膜,依次包括内层、中层和外层,重量比为1:(1‑3):1。本发明通过三层共挤技术,根据每层物料不同的材料选择,搭配出能够热合聚丙烯编织布,同时又具有较高的抗撕裂性能的薄膜,通过热合方式直接将薄膜热合在聚丙烯编织布上,省去了缝纫过程,该方式生产效率高,人工少,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材料领域,具体涉及B32B27/32,具体涉及G01N1/28,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聚丙烯编织布热合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编织布,具有优异的透水性、耐用性等,在铁路、运动馆、水工、农业等广泛应用。目前行业内的聚丙烯编织布均是在聚丙烯编织布上通过缝纫的方式将薄膜缝制在聚丙烯编织袋上,这样费时费力。直接通过热合的方式将薄膜和聚丙烯编织布复合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然而目前的薄膜,例如中国专利CN201220169845、CN201210577472等公开的包装膜均无法实现较好的与聚丙烯编织布热合,热合效果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适用于聚丙烯编织布的热合薄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聚丙烯编织布热合的薄膜,依次包括内层、中层和外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层、中层和外层的重量比为1:(1-3):1,优选重量比为1:2: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计,内层和外层分别包括以下成分:聚丙烯65-85份、聚乙烯10-30份、开口剂1-5份。优选的,按重量份计,内层包括以下成分:聚丙烯78.5份、聚乙烯20份、开口剂1.5份。
优选的,所述聚丙烯为吹膜级聚丙烯。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选自茂金属线性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中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茂金属线性聚乙烯。
本申请中所述开口剂不做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做常规选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茂金属线性聚乙烯在190℃,2.16Kg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0.1-0.5g/10min,优选为0.2g/10min。
优选的,所述茂金属线性聚乙烯牌号为埃克森美孚XP6026ML。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吹膜级聚丙烯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20-130℃,优选为125℃。
优选的,所述吹膜级聚丙烯的雾度为6-10%,优选为8%。雾度测试标准为ASTMD1003,试验条件为50.0μ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吹膜级聚丙烯在230℃,2.16Kg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1.2-1.8g/10min,优选为1.5g/10min。
本申请中茂金属线性聚乙烯和吹膜级聚丙烯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差异使得在塑化的过程中,使得开口剂母粒存在团聚,无法较好的分散开来,影响薄膜的力学性能,申请人意外的发现,控制吹膜级聚丙烯的雾度为6-10%,可以很好的同本申请中特定的茂金属线性聚乙烯作用,使得各组分之间较好的相容分散,产品的力学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
优选的,所述吹膜级聚丙烯为RB707C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文塑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文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2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