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客流预测的机场航站楼室温大滞后预测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2559.1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4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伟;王逸彬;张吉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1/46 | 分类号: | F24F11/46;G06N3/0442;F24F11/64;F24F11/61;F24F120/10 |
代理公司: | 辽宁鸿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王海波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客流 预测 机场 航站 室温 滞后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客流预测的机场航站楼室温大滞后预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卡方分布,建立机场航站楼旅客抵港概率模型,并运用流体动力学原理,实现航站楼旅客流线的客流时空分布预测;S2、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旅客时空分布预测结果,建立机场航站楼室温大滞后预测模型;S3、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和室温大滞后预测结果,建立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模型预测理论,给出暖通空调系统控制变量最佳输入序列。本发明通过航班动态信息预测航站楼旅客流量,并将其作为输入参数用于航站楼室温预测,进而实现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为机场航站楼友好便捷、绿色低碳和智能高效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场航站楼环境控制系统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客流预测的机场航站楼室温大滞后预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机场航站楼作为重要的城市交通枢纽,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服务系统功能多、人员流动规模大、全年运行时间长等特点,航站楼成为了能源消耗的重要场所,其平均能耗强度是普通公共建筑的2.9倍,是城镇住宅建筑的8.0倍,属于典型的高能耗高排放建筑(DOI:10.1016/j.buildenv.2019.03.011;DOI:10.1016/j.scs.2021.103619;DOI:10.1016/j.enbenv.2022.06.006;DOI:10.1016/j.buildenv.2018.02.009)。而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设备,暖通空调系统占据了整个航站楼能耗的40%~80%,实施高效节能的环境控制策略成为了机场航站楼绿色低碳发展的迫切需求。由于空间结构连贯、系统规模庞大、人员流动剧烈,机场航站楼室内环境影响因素多、滞后效应强,难以使用传统机理建模方法表征其动态变化规律。而根据现有研究结果,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能耗中新风、照明和设备负荷均与人员行为密切相关。(DOI:10.1016/j.buildenv.2019.03.011;DOI:10.1016/j.scs.2021.103619;DOI:10.1016/j.buildenv.2018.02.009)。2018年,清华大学刘晓华利用实际客流密度估算航站楼冷负荷指标,并指出其实际冷负荷仅为设计值的31%。2022年,北京建筑设计院谷现良利用划分区域中估算的客流密度对大兴机场航站楼能耗进行了模拟,并表示模拟值比设计值小11.3%。但由于航站楼客流分布预测的难度大,上述研究仅将航站楼某区域或整体的客流密度引入了能耗评价阶段,证明了旅客流量有助于航站楼节能运行,并未将客流分布预测真正引入航站楼环境控制系统,挖掘航站楼客流与其室内环境的关联关系。因此,必须从控制理论和技术方案上独辟蹊径,采用机器学习智能预测方法,预测机场航站楼旅客流量,进一步实现航站楼室内环境参数预测,为暖通空调系统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是解决航站楼超大空间环境控制的有效手段。
发明内容
针对航站楼室内温度非线性、大滞后、随机性和分布性造成的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调控复杂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统计分析理论与机器学习方法,提供一种促进了航站楼环境控制系统节能智慧运行的基于客流预测的机场航站楼室温大滞后预测控制方法。本发明主要通过卡方分布建立航站楼旅客抵港概率模型,实现航站楼旅客时空分布预测,利用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建立航站楼室内环境参数预测模型,最后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实现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智能控制。以最小的能源消耗营造适宜的室内环境是暖通空调系统控制的重要目标,而室内温度是表征航站楼室内环境舒适程度和影响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关键指标。本发明促进了航站楼环境控制系统节能智慧运行,为机场航站楼友好便捷、绿色低碳和智能高效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客流预测的机场航站楼室温大滞后预测控制方法,步骤如下:
S1、机场航站楼旅客时空分布预测:基于卡方分布,建立机场航站楼旅客抵港概率模型,并运用流体动力学思想,实现航站楼旅客流线的客流时空分布预测,具体步骤如下:
S1.1、航站楼旅客抵港概率卡方分布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2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