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丝、导引装置及空肠造瘘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2367.0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4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兵;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可映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B1/273;A61B1/005;A61B1/07;A61B1/04;A61M25/09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马舒;柯凯敏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引 装置 空肠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导丝、导引装置及空肠造瘘系统,包括如下组成部分:主体导丝,可弯折;解脱点,位于主体导丝上,可断开以使得主体导丝分为两段;捕捉点,可供捕获,位于主体导丝上并与解脱点位置错开。本发明可对插入胃腔的空肠营养管进行引导使其顺利插入空肠内,无需截断空肠,大幅降低了空肠营养管的插管难度,不会对病人带来额外的创伤,避免了手术不成功造成额外的胃造瘘孔洞创伤,可实现微创植入,植入过程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导丝、导引装置及空肠造瘘系统。
背景技术
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会因无法进食而衰竭死亡。患者术前多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进食梗阻等症状,加之术后患者消化道重建,如果营养治疗不到位就会出现营养不良而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针对此类患者,通常采用肠外营养以及肠内营养这两种营养支持途径。肠外营养主要是静脉营养,长期肠外营养支持后肠道形态和功能会发生异常,可损害机体的免疫系统,长期肠外营养甚至会导致肠道黏膜的萎缩。相比较而言,肠内营养更符合机体的生理需求,能够维持肠道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肠内营养支持常用的有鼻肠营养管和空肠造瘘管,鼻肠营养管适用于肠道功能正常者,空肠造瘘管适用于食管癌手术消化道再造患者,特别是术后需要进行放疗或者化疗的病人,一般在腹腔镜下进行,该方法中的空肠造瘘需要在找到直肠后将直肠截断,将无法工作的一端缝合起来,尚能工作的一端与体外的液体装置等连接,通过体外的液体装置等把营养液之类的输入体内供患者吸收。
上述空肠造瘘方案可解决患者空肠营养输入的问题,但上述方式需要先在胃壁上形成一个孔洞,通过该孔洞将空肠营养管以盲插的方式植入空肠内,插管难度大,置入困难;一旦无法通过胃腔将空肠营养管放入目标位置,则在胃壁上预先形成的孔洞会给病人带来额外的创伤且还无法达到空肠营养管植入的目的,因此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丝,可对插入胃腔的空肠营养管进行引导使其顺利插入空肠内;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导引装置及空肠造瘘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丝,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主体导丝,可弯折;
解脱点,位于主体导丝上,可断开以使得主体导丝分为两段;
捕捉点,可供捕获,位于主体导丝上并与解脱点位置错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主体导丝上具有分叉点,主体导丝自分叉点分成两个互相分离的叉端,两个叉端分别为用于布置解脱点的解脱导丝以及用于布置捕捉点的牵引导丝。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解脱导丝的直径小于牵引导丝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捕捉点为布置在牵引导丝远离分叉点的端部的牵引圈,牵引圈与牵引导丝位置相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解脱点与主体导丝分叉点的距离小于捕捉点与主体导丝分叉点的距离。
一种导引装置,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导芯,设置有工作通道,工作通道供所述的一种导丝穿行通过;
解脱组件,布置在导芯内并用于断开解脱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该导引装置还包括沿工作通道介入至目标区域内的导引管,主体导丝沿导引管的管腔抵达目标区域。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工作通道开设在导芯内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解脱组件布置在主体导丝的介入路径上,解脱组件通过物理解脱、化学解脱、电解脱、热解脱或光解脱中的至少一种使解脱点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可映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可映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2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