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慧水力管网数据传输的总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1144.2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6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马亮;马鸣远;周五林;王孝国;贾丽华;李文杰;鲁景波;张壮;王占丰;秦建民;李智;郭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热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18/00;F24D19/10;H02J13/00;F03B13/00;F03B11/02;F24D10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奚利丰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慧 水力 管网 数据传输 总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慧水力管网数据传输的总成系统,用于供热或供水系统,总成系统包括若干设于井室的数据传输节点以及一云端服务器,每一数据传输节点包括一能量转换装置、一电量管理模块、一通信模块以及一传感器模块,能量转换装置用于利用供热或供水系统的输水管道的流水进行发电并将电能传输至电量管理模块、通信模块以及传感器模块;电量管理模块用于获取传感器模块采集的井室运行数据,电量管理模块还用于通过通信模块将井室运行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本发明能够利用供热或供水系统中的剩余势能进行发电,达到节能减碳的效果,提高能源利用率,为井室内传感器、照明设备、通信设备供电,提高系统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智慧水力管网数据传输的总成系统。
背景技术
供热系统是指锅炉房锅炉、换热机组、室外供热管网和散热器在内的总称。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向锅炉内输入,经过锅炉的燃烧转化后输出带有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
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指的是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运行生产的蒸汽或者热水可以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
供热系统会输出许多能量,这些能量中的热量能够保证居民、用户的供暖、生活等,除被利用的热量以外还有一部分的能量被浪费。
现有的供热系统或供水系统中存在智慧化程度低,有许多潜在的能量被浪费情况,能量利用率较低,功能较单一,而且安全性能差,井室工作数据无法被及时获取,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供热系统或供水系统中存在智慧化程度低,有许多潜在的能量被浪费情况,能量利用率较低,功能较单一,而且安全性能差,井室工作数据无法被及时获取,发生事故概率较高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利用供热系统中的剩余势能进行发电,达到节能减碳的效果,提高供热系统或供水系统的能源利用率,为井室内传感器、照明设备、通信设备供电,使井室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的一种用于智慧水力管网数据传输的总成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总成系统,用于供热或供水系统,所述总成系统包括若干设于井室的数据传输节点以及一云端服务器,每一数据传输节点包括一能量转换装置、一电量管理模块、一通信模块以及一传感器模块,
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用于利用供热或供水系统的输水管道的流水进行发电并将电能传输至所述电量管理模块、通信模块以及传感器模块;
所述电量管理模块用于获取传感器模块采集的井室运行数据,所述电量管理模块还用于通过通信模块将井室运行数据上传至所述云端服务器。
较佳地,所述总成系统用于供热系统,所述输水管道为回水管道,所述井室运行数据中包括若干监测项目,
对于一目标监测项目,所述电量管理模块用于获取传感器模块中与目标检测项目对应的传感器的目标检测数据,并判断所述目标检测数据是否满足报警条件,若是则通过通信模块发送目标检测数据到所在数据传输节点对应的维修站点,同时上传包括目标检测数据的井室运行数据上传至所述云端服务器。
较佳地,传感器模块包括用于检测供热系统管路的压力及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井室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井室井盖开关状态的位置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每一数据传输节点还包括一蓄电池,所述电量管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蓄电池为传感器模块采集井室运行数据提供驱动电力,并为通信模块将井室运行数据上传至所述云端服务器提供能源分配;
所述电量管理模块还用于根据供热计划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激活通信模块以及传感器模块。
较佳地,每一数据传输节点还包括一蓄电池,
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用于将电能传输至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用于将电能传输至所述电量管理模块、通信模块以及传感器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热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热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11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距离快速核酸检测扫码方法
- 下一篇:芯片测试方法与芯片测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