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陆基圆池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1036.5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18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郁二蒙;江林源;谢宇翔;梁军能;杨学明;文露婷;谢骏;王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54;A01G9/02;A01G31/02;C02F9/00;C02F1/32;C02F3/28;C02F1/00;C02F1/44;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李哲 |
地址: | 5103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陆基圆池 高效 循环 养殖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陆基圆池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养殖池;
尾水分离装置,所述养殖池底部出水端与所述尾水分离装置进水端连通,所述尾水分离装置的污水排出端连通有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尾水分离装置的清水排出端连通有曝气过滤装置;
生物处理模块,所述生物处理模块的进水端与所述曝气过滤装置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生物处理模块的出水端通过杀菌装置与所述养殖池进水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基圆池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包括养殖圆桶(1)和与所述养殖圆桶(1)底端固接的锥型收集筒(2),所述尾水分离装置的进水端与所述锥型收集筒(2)的出水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基圆池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厌氧发酵池(3),所述厌氧发酵池(3)底端内壁铺设有沸石层(4),所述厌氧发酵池(3)内壁上固定有若干过滤毛刷(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基圆池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过滤装置包括底泥曝气生物滤池(6),所述底泥曝气生物滤池(6)内壁固接有承托板(7),所述承托板(7)上方铺设有滤料层,所述承托板(7)下方设置有曝气管(8),所述底泥曝气生物滤池(6)的进水端位于所述承托板(7)下方,所述底泥曝气生物滤池(6)的出水端位于所述承托板(7)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陆基圆池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层包括铺设在所述承托板(7)顶端的底泥陶粒层(9),所述承托板(7)上方的水体内漂浮有若干PP多孔悬浮球(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陆基圆池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通的草贝共生池(11)、水生植物种植池(12)、生物沉淀池(13),所述底泥曝气生物滤池(6)的出水端与所述草贝共生池(11)进水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陆基圆池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装置为紫外杀菌器(14),所述紫外杀菌器(14)进水端与所述生物沉淀池(13)的顶部出清水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陆基圆池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杀菌器(14)的出水端连通有蓄水池(15),所述蓄水池(15)的进水端与所述养殖池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基圆池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分离装置为微滤机(16)。
10.一种陆基圆池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的使用方法,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陆基圆池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
S1、分离尾水:向微滤机(16)通入养殖池底部尾水;
S2、处理泥水分离产物:向厌氧发酵池(3)通入泥水分离后的污水,向底泥曝气生物滤池(6)通入泥水分离后的清水;
S3、生物净化:向生物处理模块通入曝气过滤后的清水;
S4、清水杀菌:向紫外杀菌器(14)通入生物净化后的清水,随后通入养殖池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10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