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送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1027.6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8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朋弘;桂成龙;江田沙织;金沢透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8/80 | 分类号: | F24F8/80;F24F8/108;F24F13/06;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叶乙梅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风装置。空气净化器(1)具备壳体(10)、上侧送风部(30)、下侧送风部(40)、右侧吹出部(16)和左侧吹出部(17)。上侧送风部(30)和下侧送风部(40)在壳体(10)的内部上下排列配置。右侧吹出部(16)设置在壳体(10)的前面的右侧,将从上侧送风部(30)送出的空气向外部吹出。左侧吹出部(17)设置在壳体(10)的前面的左侧,将从下侧送风部(40)送出的空气向外部吹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送风量大的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由吸入口、第一吹出口、第二吹出口以及送风通路构成。吸入口在壳体下部的周围开口。第一吹出口和第二吹出口分别在壳体上部的两侧部开口。送风通路具有:第一分支路,其在壳体的一侧部上下延伸配置,并将吸入口与第一吹出口连通;以及第二分支路,其在壳体的另一侧部上下延伸,并将吸入口与第二吹出口连通。在第一分支路中配置有:第一送风机,其从吸入口吸入空气并使气流在第一分支路中流通;和第一集尘过滤器,其捕集空气中的尘埃。在第二分支路中配置有:第二送风机,其从吸入口吸入空气并使气流在第二分支路中流通;以及第二集尘过滤器,其捕集空气中的尘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许第67252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空气净化器的俯视图中,第一送风机、第一集尘过滤器、第二集尘过滤器及第二送风机处于并列配置的状态。因此,存在空气净化器的设置面积大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增大设置面积就能够增加送风量的送风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具备壳体、至少两个送风部、右侧吹出部以及左侧吹出部。所述至少两个送风部在上下排列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右侧吹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面的右侧,将从所述至少两个送风部中的一部分送风部送出的空气吹出到外部。所述左侧送风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面的左侧,将从所述至少两个送风部中的剩余的送风部送出的空气吹出到外部。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无需增大设置面积就能够增加送风量的送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的右侧视图。
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的主视图。
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的后视图。
图4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中的过滤器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中的过滤器保持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的送风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中的风路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8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中的风路的构成的右侧视图。
图9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中的风路的构成的左侧视图。
图10为用图2的切断线X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切断后的截面图。
图11为用图2的切断线XI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切断后的截面图。
图12为用图2的切断线XII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切断后的截面图。
图13为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中的过滤器部的交叉位置的俯视图。
图14为用于帮助理解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中的过滤器部的交叉位置的参考例。
图15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中的上侧过滤器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16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中的上侧过滤器的构成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10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镀装置及蒸镀方法
- 下一篇:用于饮料容器的盖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