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尘除二噁英的复合催化滤袋的制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24612.3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6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邱娟;陆胜勇;严建华;丁佳敏;陈敏;郭轩豪;朱慧萍;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8 | 分类号: | B01D53/88;B01D53/86;B01D53/72;B01D46/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董世博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二噁英 复合 催化 制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尘除二噁英的复合催化滤袋的制备装置,包括催化剂粉末制备装置、催化剂悬浊液制备装置、复合催化滤袋基体制备装置、催化剂负载装置、泡沫涂层制备和涂覆装置和复合催化滤袋制备装置,催化剂粉末制备装置配置催化剂粉末,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除尘除二噁英的复合催化滤袋的制备装置,催化剂粉末制备装置、催化剂悬浊液制备装置、复合催化滤袋基体制备装置、催化剂负载装置、泡沫涂层制备和涂覆装置和复合催化滤袋制备装置制备复合催化滤袋,制备装置制备的复合催化滤袋对二噁英脱除率为87.5%‑92.3%,粉尘过滤效率为99.98%,复合催化滤袋兼有除尘以及除二噁英的功能,耐酸碱,抗氧化,简化了烟气净化系统,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污染控制和功能新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除尘除二噁英的复合催化滤袋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2021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5亿吨,无害化处理率为99.7%,垃圾焚烧是目前最主要的垃圾处理手段,2021年焚烧处理量占垃圾总量的63%以上。2021年,加快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地区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开展小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试点。到2025年底,处理能力将达80万吨/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占比65%。垃圾焚烧已经成为垃圾处理的最重要手段。
根据中国部分生活垃圾发电厂污染物排放结果分析,二噁英类超标最多,其次是颗粒物超标。二噁英是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的统称,不同PCDD/Fs的毒性会随苯环上取代的氯原子位置和数目不同存在差异。其中,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具有最强毒性,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0倍,被称为“地球上毒性最强的毒物”。被《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为首批管控的污染物,亟待采取措施“降低人为排放源的总排放量”,并为最终消除排放的目的。目前工业应用的最主要方式为活性炭喷射与布袋除尘器联用的携流式脱除二噁英,脱除效率可达90%以上。但活性炭吸附并没有实现污染物的彻底降解,甚至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导致二噁英排放总量的增加,同时加重飞灰处理的负担,造成二次污染。如能采用复合催化滤袋,则不用改造机械,不用增加设备,只需将除尘布袋替换成催化布袋,在布袋过滤除尘的同时催化降解二噁英等有机物,催化降解技术不是简单的物理转移二噁英,而是能将二噁英彻底破坏分解,最终生成无机小分子(CO2、H2O、HC l)排放至环境中,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随着国家对垃圾焚烧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能同时降解脱除烟气中二噁英的方法和技术有着广泛的需求。因此,开展催化布袋的研究,对于协同脱除二噁英和粉尘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除尘除二噁英的复合催化滤袋的制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尘除二噁英的复合催化滤袋,包括基体,基体浸渍催化剂悬浊液,催化剂悬浊液由催化剂粉末与溶剂制得,催化剂粉末由活性组分、助剂、氨基甲酸铵溶液沉淀制得,活性组分为锰铈复合氧化物,助剂为铁氧化物或钴氧化物或锡氧化物,基体涂覆泡沫涂层,泡沫涂层由PTFE浓缩分散液、发泡剂和稳定剂制得,发泡剂为甜菜碱或烷基糖苷,稳定剂为吐温80或羟乙基纤维素,复合催化滤袋对二噁英脱除率为87.5%-92.3%,粉尘过滤效率为99.98%。
进一步的,所述锰铈复合氧化物为氧化锰和氧化铈,氧化锰和氧化铈的摩尔比为5:1-4:1。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组分的含量为1-10%,助剂含量为0-10%。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催化滤袋采用PTFE,PPS,P84除尘布袋,基体为PTFE、PPS或P84针刺毡。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粉末为MnCeFeOx;溶剂为乙醇、甲醇、去离子水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悬浊液的质量浓度为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46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根皮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车窗面板、车窗面板总成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