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型装置和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24382.0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1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刚;胡可辉;赵鹏程;冯骞;王浩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30 | 分类号: | B29C64/30;B33Y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李天凤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成型装置和成型方法。成型装置用于对生坯进行成型,生坯设有流道,流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成型装置包括固定部件以及料仓,固定部件用于固定生坯,且具有与流道的第二端相连通的第一通道;料仓具有用于容纳浆料且与流道的第一端相连通的容纳槽。其中,固定部件上的生坯伸入容纳槽内,容纳槽内的浆料被配置为能够在预设条件下预固化,且能够在预设压力下被输送至生坯的流道中,以充满生坯的流道。利用该成型装置,可解决精细结构不易充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成型装置和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通常会利用模具成型制品,在模具内灌注浆料,使浆料预固化后,撤离模具,以得到制品。然而,该传统的成型方式存在精细结构不易充型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成型方式存在精细结构不易充型的问题,提供一种成型装置和成型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用于对生坯进行成型,所述生坯设有流道,所述流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成型装置包括:
固定部件,用于固定所述生坯,且具有与所述流道的第二端相连通的第一通道;
料仓,具有用于容纳浆料且与所述流道的第一端相连通的容纳槽;
其中,所述固定部件上的所述生坯伸入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内的浆料被配置为能够在预设条件下预固化,且能够在预设压力下被输送至所述生坯的所述流道中,以充满所述生坯的所述流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负压管,所述负压管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件,且与所述第一通道远离所述流道的一端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坯包括主体部分和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多余部分;
所述流道贯穿于所述主体部分;
所述多余部分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件,且所述多余部分上贯穿设有分别与所述流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件还具有连通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负压管之间的过渡槽;
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密封连接于所述过渡槽的槽口的成型台,所述负压管设置于所述成型台上,所述成型台上设有分别与所述负压管和所述过渡槽相连通的第三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槽的容积大于所述流道的容积,且大于所述第三通道的容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件上设有多个所述生坯,每一所述生坯的所述多余部分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件;
所述固定部件上设有与所述生坯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通道;
多个所述生坯的所述流道均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通道、所述过渡槽和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负压管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坯与所述固定部件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余部分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径向尺寸,且所述多余部分和所述主体部分界定出卡槽;
所述固定部件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接部;
所述生坯和所述固定部件借助于所述卡槽和所述卡接部卡接。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型方法,包括:
提供生坯,所述生坯设有流道;
使所述生坯的所述流道伸入浆料中;
使浆料在预设压力下被输送至所述生坯的所述流道中,以充满所述生坯的所述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43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