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23829.2 | 申请日: | 202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6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妍;王俞辉;梁濮;吕森;姜丽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65;F24F1/0076;F24F8/30;F24F1/0038;F24F1/0093;F24F11/77;F24F1/0063;F24F8/20;F24F110/10;F24F110/20;F24F110/70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凯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76 | 代理人: | 刘潇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器 控制 方法 装置 以及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室内机以及设置在室内机出风口处的负氧离子发生装置,控制方法包括:空调器在制热运行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值Tsubgt;内/subgt;、室内COsubgt;2/subgt;浓度值C以及室内相对湿度值H;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值Tsubgt;内/subgt;以及室内COsubgt;2/subgt;浓度值C,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杀菌条件;若是,则控制空调器进入杀菌模式,进一步根据室内相对湿度值H,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负氧离子浓度调节条件;若是,则控制空调器进入负氧离子调节模式。本发明能够解决空调器中由于负氧离子模块无法根据室内环境参数进行调节,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越来越高,空调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空调器的室内机用于与室内空间的空气交换热量,室内空间的空气经由室内机的进风口进入室内机的壳体内,与蒸发器交换热量,然后再经由室内机的出风口进入室内空间。不过,目前的除菌装置通常是采用定时开启的方式,或者是用户手动开启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不能及时地根据具体使用情景调整除菌装置的运行状态,也就无法及时地去除存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细菌,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由于负氧离子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改善,因而负氧离子模块也逐渐被应用在空调器中,然而现有技术中搭载负离子模块的空调器对于负离子模块的应用方式比较单一;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负氧离子模块无法根据室内环境参数进行调节,从而充分发挥负离子模块的作用,导致其实际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能够解决空调器中由于负氧离子模块无法根据室内环境参数进行调节,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室内机以及设置在室内机出风口处的负氧离子发生装置,控制方法包括:空调器在制热运行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值T内、室内CO2浓度值C以及室内相对湿度值H;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值T内以及室内CO2浓度值C,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杀菌条件;若是,则控制空调器进入杀菌模式,进一步根据室内相对湿度值H,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负氧离子浓度调节条件;若是,则控制空调器进入负氧离子调节模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值T内、室内CO2浓度值C以及室内相对湿度值H的大小,能够判断出室内环境的舒适程度;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病毒在室内环境温度值T内较低,且室内CO2浓度值C较高的情况下,室内环境中的病毒、细菌等一些微生物的存活的几率较高,从而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感;若用户长时间处于该环境下,空气中的病毒、细菌等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在提升空气质量时,首先需要控制空调器进入杀菌模式,在完成杀菌模式后,其次在通过负氧离子发生装置对室内环境进行进一步净化,最终空调器在杀菌模式以及负氧离子发生装置共同作用下,提升了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进一步的通过室内环境温度值T内、室内CO2浓度值C以及室内相对湿度值H的大小对负氧离子发生装置进行调节后,提升了负氧离子发生装置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杀菌条件包括:在目标温度值T0-室内环境温度值T内>预设温差值ΔT,且室内CO2浓度值C≥预设CO2浓度值C0时,空调器满足杀菌条件;和/或,在目标温度值T0-室内环境温度值T内≤预设温差值ΔT,或者,室内CO2浓度值C<预设CO2浓度值C0时,空调器不满足杀菌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38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