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线性离子阱CID效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22787.0 | 申请日: | 202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3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朱爽;段炼;马乔;刘立鹏;韩双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49/00 | 分类号: | H01J49/00;H01J4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线性 离子 cid 效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提高线性离子阱CID效率的方法,所述提高线性离子阱CID效率的方法为:在所述线性离子阱的离子入口端和出口端的端盖电极上施加直流电压,直流电压幅值大于所述离子阱的柱状电极上的直流电压幅值;切换一个或二个端盖电极上的电压幅值,使得二个端盖电极间相对电位从正值切换为负值;线性离子阱内的离子在二个端盖电极之间沿着离子阱的轴向来回移动,提高了CID效率。本发明具有CID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谱技术,特别涉及提高线性离子阱CID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线性离子阱由两组双曲线形极杆和两端的端盖电极组成,并在其中一组极杆上开有狭缝。两组极杆上施加以相位相反的射频电压,且在开有狭缝的一组电极上施加射频交流电压,以驱动离子发生共振弹射,从而被检出。极杆两端的端盖电极上施加直流电压形成轴向束缚场,从而使得离子被囚禁于极杆轴向的线段内,有效地降低了空间电荷效应,质谱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离子阱可实现单阱串级质谱分析,在串级质谱中,要对准分子离子进行多级裂解,进而获得丰富的化合物碎片信息,用来推断化合物结构,确认目标化合物。
碰撞诱导解离技术(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CID)是串级质谱的关键技术,CID技术是指待分析离子与中性气体原子或分子发生多次碰撞,碰撞的过程中离子的动能转化为内能,当内能的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离子解离。提高线性离子阱CID效率,对于提高仪器定性能力、灵敏度以及分辨率具有显著的作用。
传统的CID技术是对离子阱中特定质荷比的母离子施加一个与其共振频率相同的正弦波(AC),从而与母离子发生共振,并与阱内气体分子相撞,使离子解离。
此外,还有学者利用双线性离子阱,提通过改变两离子阱直接的相对电位来实现离子的转移,从而使离子在转移过程中不断与阱之间的气体发生碰撞,从而实现母离子的解离。这种方案的不足在于:结构复杂,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线性离子阱CID效率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高线性离子阱CID效率的方法,所述提高线性离子阱CID效率的方法为:
在所述线性离子阱的离子入口端和出口端的端盖电极上施加直流电压,直流电压幅值大于所述离子阱的柱状电极上的直流电压幅值;
切换一个或二个端盖电极上的电压幅值,使得二个端盖电极间相对电位从正值切换为负值;
线性离子阱内的离子在二个端盖电极之间沿着离子阱的轴向来回移动,提高了CID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改变前、后端盖电极的电势差,使囚禁在四极场内部的母离子在中心轴向处做往复运动,从而在中轴线处与碰撞气发生CID裂解,提高了离子的碰撞几率,使离子碎裂的更为充分,得到更为丰富的质谱信息,从而提高串联质谱的定性能力;
2.结合传统的CID形式,使母离子不仅在静电场的作用下沿着中轴线做简谐运动,而且在四极场的作用下在阱内运动,这样可以有效的延长离子运动路径,增加CID裂解效率。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对电位的幅值调整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对电位的占空比调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27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锌镀层、锌镀层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上光伏场柔性抗船撞击围挡结构